式,但是都要靠着神魂去“观”去“说”,无论是诗词,还是歌赋,还是其它各方面的学问、见识、观点、主张……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句“亲亲仁民爱物”,理儒和心儒的理解主张就大是不同;同一首诗,每个人的感触亦有分别。到底哪个意思才是圣贤的真意? 不管什么学问,所有的这些,一个人对它越有感悟,越有共鸣,越深刻理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