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最后一次的熬煮。 然后还要做实验,抛光打磨,最后才能交付使用。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几乎百不存一。 这样繁琐的工艺和超低的成功率,使得毛竹画筒的造价昂贵的一批。 在货币最值钱的洪武年间,光是一只裸筒,没有任何装饰和包装,就要二两白银。 所以,这东西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 就算是有钱人,也不会刻意浪费。 用这种画筒保存的作品,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