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成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9章 九天玄女:千年来收徒三人例外,屈尊归来,周公成子,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青云峰上,不知多少修道之人在此苦等,想要一睹玄女真颜。

有人说她居于九霄云外的玄都玉京,世人难以企及;有人说她性情高傲,不愿收徒;

还有人说她早已遁入太虚,不再过问人间之事。可这些传言,又有几分是真?

青云峰巅,一位身着素衣的道人正在打坐。

他身前摆着一卷古书,上面记载着关于九天玄女的种种传说。

书中说她精通天地玄机,握有无上道法,可千百年来却从未收过徒弟。

这位道人名叫张玄清,已在此苦修十载。十年来,他目睹无数人来此求道,又失望而归。

他常常思索:难道真的无人能够成为玄女弟子吗?为何千百年来,她从不收徒?

张玄清生于唐朝贞观年间,自幼与众不同。

五岁能诵《道德经》,十岁通晓诸子百家,十二岁便能与各地游学的道士论道。

可他始终觉得这些学问不过是皮毛,内心渴求真正的大道。

十五岁那年春日,他在家中藏书阁整理古籍,意外发现了一卷泛黄的竹简。

竹简上记载了许多关于九天玄女的传说。相传她是上古大神,精通天地玄机,掌握着无上道法。

她居于九霄云外的玄都玉京,世人难得一见。更让人惊叹的是,千百年来她竟从未收过徒弟。

虽有无数修道之人前去求法,却无一人成功。

这个传说深深吸引了张玄清。那些普通的修道之法,他早已烂熟于心。

唯有玄女的道法,才是他真正向往的。于是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拜入玄女门下,习得大道。

当他向父母表明心迹时,父母却极力反对。

\"孩子,你可知道多少人想拜玄女为师?可千百年来,可曾听说谁成功过?\"父亲苦口婆心地劝道。

母亲也说:\"求道之路漫漫,何必非要选这最难的一条?不如跟着城里的道观学习,也能成就一番道业。\"

可张玄清心意已决。他知道寻常道法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求道之心,唯有玄女真传,才是他毕生所求。

于是在一个月圆之夜,他留下一封书信,独自来到了青云峰。

相传这座山峰终年云雾缭绕,是通往玄都玉京的必经之路。

每到夜晚,山顶常有异光闪现,据说是玄都玉京的光华映照人间。

来此求道的人络绎不绝,可最终都空手而归。

来到青云峰的第一年,张玄清就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求道者。

有带着重金美玉来的富商,声称愿意散尽家财只求一朝得道;

有持着圣旨来的官员,说是奉命寻访仙人,要请玄女下凡济世;

更有展示绝世武功的高手,扬言要以绝顶武学换取道法真传。这些人来时信心满满,离去时却都垂头丧气。

张玄清在山上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屋,开始了他的苦修生涯。

他每日打坐诵经,炼气存神,只吃山中野果,喝溪中清水。

第三年时,他已经能够做到辟谷,不食五谷依然精神矍铄。

第五年时,他修得御风之术,能够在山间来去自如。第七年时,他更是领悟了天地造化,能够呼风唤雨。

然而这些神通在他看来都不过是修行路上的小道。

他始终记得竹简上所说,玄女真人掌握的乃是无上大道。这些小术小法,又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于是他继续苦修,从不懈怠。十年间,他见证了无数求道者的到来与离去。

有人只待了一日就悻悻而归,有人坚持了一年也不得其法。唯有张玄清始终如一,日复一日地修行。

渐渐地,山下的人们都说青云峰上有个痴人,为求道竟然废寝忘食十年之久。

张玄清却不以为意。在他看来,既然玄女真人千年来都不曾收徒,必定有其深意。

或许正是在考验世人的道心,看谁能真正明白大道的真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战神龙王凌羽

阳光灿烂的时光

徒儿你无敌了,下山去吧

求求你让我火吧

斩神:哦豁?他俩的友谊,变质了

写着玩别催更

心声被偷听,她打烂绿茶女主的脸

菁菁河边草

网游:拾荒少年封神

夜无忧伤

人不说鬼说

水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