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修复宫殿
尚行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修复宫殿,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尚行哈,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朝堂上商议好宫殿重建策略后,长安的宫殿废墟上,便奏响了一曲忙碌的修复乐章。而在这乐章中,杨玉环宛如一位灵动的指挥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热忱,引领着整个修复工程稳步前行。
一大早,阳光才刚刚洒在破败的宫殿之上,杨玉环便身着一身简约却不失庄重的服饰,带着绿儿匆匆来到了工地。此时,工匠们已经开始聚集,他们看着这片残垣断壁,眼中既有对往昔辉煌的回忆,也有对重建工作的迷茫与期待。
“各位师傅,都过来一下。” 杨玉环的声音清脆而温和,瞬间吸引了工匠们的注意力。工匠们纷纷围拢过来,眼中带着敬畏,恭敬地行礼。
“大家不必多礼。” 杨玉环微笑着说道,“今日把大家叫来,是想和大家一起好好规划一下这宫殿的修复工作。我虽不懂建造的具体技艺,但这宫廷的布局,我再熟悉不过了。而且,这宫殿承载着我大唐深厚的历史文化,咱们修复时,得把这些元素好好融入进去。”
说着,杨玉环从绿儿手中接过一卷图纸,展开在众人面前。“大家看,这是我昨夜绘制的大致规划图。咱们先从这主殿开始修复,主殿乃是陛下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一定要庄重威严。大家瞧,这主殿的飞檐,我设计成了仿唐初的样式,线条更加舒展大气,飞檐的弧度参考了咱们大唐开国时的宫殿建筑,象征着大唐的根基稳固,蒸蒸日上。而且,在飞檐的边缘,咱们要雕刻上象征吉祥如意的瑞兽图案,像麒麟、凤凰这些,它们在我大唐文化里,一直都是祥瑞的代表,寓意着大唐国运昌盛。”
一位年长的工匠仔细看着图纸,微微皱眉道:“娘娘,这主殿受损严重,许多梁柱都已烧毁,重建起来怕是困难重重,而且所需木材数量巨大,一时间难以凑齐。”
杨玉环轻轻点头,说道:“师傅所言极是。不过,我已和工部商议过,咱们可以先从周边山林中挑选合适的木材,同时,也可派人去远处采购一些优质的木料。至于受损的梁柱,能修复的尽量修复,实在不行再替换。大家在施工过程中,若有任何问题,都可随时来找我。”
工匠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明白。随后,杨玉环又详细地讲解了宫殿各个区域的功能和设计要求,从宫殿的布局到门窗的样式,从庭院的规划到装饰的细节,她都一一阐述,凭借着对美学的深刻理解,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大家看这宫殿的门窗,我打算采用雕花工艺,雕刻的图案以我大唐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典故为主。像玄武门之变、文成公主入藏这些重要事件,都可以通过工匠们的巧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门窗之上,让每一位走进宫殿的人,都能感受到我大唐的辉煌历史。” 杨玉环说道。
工匠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娘娘,您这想法可真是妙啊!照您这么设计,这宫殿修好后,肯定比以前更漂亮,还能让后人都记住咱们大唐的故事。” 一位年轻的工匠忍不住说道。
杨玉环微笑着说:“大家过奖了。我只是希望能让这宫殿恢复往日的光彩,也让大家在一个舒适、庄严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好了,现在大家就开始行动吧,先把废墟清理干净。”
工匠们领命而去,一时间,工地上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人们忙碌的脚步声。杨玉环则穿梭在工地之间,仔细观察着工匠们的工作。她看到有的工匠在搬运沉重的石块,便关切地说道:“师傅们,这石块重,大家可要注意安全,累了就歇一歇。”
看到有的工匠在清理废墟中的杂物,她又叮嘱道:“大家小心些,说不定这废墟里还有些承载着历史的物件,可别弄坏了。”
中午时分,烈日高悬,工地上的温度越来越高。杨玉环看着工匠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心中十分不忍。“绿儿,去准备些凉茶和点心,给师傅们送去。这么热的天,可别让大家中暑了。”
不一会儿,绿儿带着一群宫女,抬着几大桶凉茶和一笼笼点心来到了工地。“师傅们,都过来喝口凉茶,吃点点心,休息一下吧。” 绿儿招呼着工匠们。
工匠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围了过来。他们看着眼前的凉茶和点心,眼中满是感激。“娘娘真是心善啊,还惦记着我们这些粗人。” 一位工匠说道。
“是啊,有娘娘在,我们干活都更有劲儿了。” 另一位工匠附和道。
杨玉环看着工匠们吃得开心,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大家辛苦了,这都是应该的。只有大家吃得好、休息好,才能把活儿干得更好。”
休息过后,工匠们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杨玉环依旧在工地间巡视着,她发现一位年轻的工匠在修复一块雕花的石板时,手法有些生疏,雕刻出来的花纹不太规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