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制定家规
尚行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制定家规,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尚行哈,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训诫结束后,大厅内的气氛依旧凝重,族人们的脸上还残留着训诫时的复杂神情。杨玉环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随后,她向身旁的侍女微微点头示意。侍女会意,赶忙端来一个精致的木盒,盒盖打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叠纸张,正是杨玉环事先拟定好的家规。
杨玉环缓缓站起身,双手轻轻拿起那叠家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族人,说道:“今日,既然已经把杨家过往的错处都摆在了明面上,那接下来,就得好好说说往后该怎么走。这一叠,便是我为咱们杨家量身定制的家规。” 她的声音平稳而有力,在大厅内回荡着。
说罢,杨玉环亲自将家规一份份分发到族人手中。族人们接过家规时,有的神色凝重,双手微微颤抖,仿佛接过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有的则满脸好奇,迫不及待地翻开查看;还有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但在杨玉环的注视下,也只能默默收下。
杨昭拿到家规后,随意地翻了几页,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小声嘟囔道:“这规矩那规矩,定这么多,能做到吗?” 他的声音虽小,但在这安静的大厅里,还是被不少人听到了。
杨玉环听到杨昭的话,并没有立刻发作,而是等所有族人都拿到家规后,重新回到主位上坐下。她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手上这份家规,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里头的内容详尽得很,涵盖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为官之道等方方面面。往后,咱们杨家上上下下,都得照着这个规矩来。”
她翻开自己手中的家规,指着第一条,说道:“大家看,第一条就写得清清楚楚,咱们杨家的族人,不得凭借与皇家的关系谋取私利。以前,咱们杨家有些人,仗着我在宫里受宠,在外面为所欲为,拿皇家的名号去压人,给自己捞好处。从今日起,这种事儿绝对不能再发生。要是让我知道谁还敢这么干,休怪我不讲情面!” 杨玉环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语气也愈发严厉。
这时,一位杨家的长辈微微抬起头,说道:“贵妃娘娘,这规矩是好,可咱们杨家在这长安城里,人脉广、关系多,有些事儿,难免会用到这些关系。要是都不能用了,往后做事可就难了。”
杨玉环看着这位长辈,神色严肃地说道:“杨伯,您这话我明白。但正因为咱们杨家关系多,才更得注意。以前就是因为用关系用得太随意,才惹出那么多麻烦。以后,咱们杨家要靠真本事做事,而不是靠这些歪门邪道。要是因为舍不得这点私利,把杨家的名声彻底搞臭了,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杨伯听了,微微点头,不再说话。
杨玉环接着又翻到关于道德准则的部分,说道:“再看看这一条,咱们杨家子弟,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不得为非作歹,欺压百姓。之前,咱们杨家的一些子弟,在长安城里横行霸道,强抢民女、抢占商铺,把百姓都得罪光了。你们想想,百姓们对咱们杨家恨之入骨,咱们杨家还能安稳吗?以后,要是有谁再敢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儿,不管他是谁,一律逐出杨家,绝不姑息!”
族人们听了,有的面露羞愧之色,想起了之前那些胡作非为的子弟;有的则默默点头,认可杨玉环的说法。
在讲到为官之道时,杨玉环的语气更加凝重:“这为官之道,可是重中之重。咱们杨家若是有子弟入朝为官,必须清正廉洁,一心为民,不得干预朝政,结党营私。杨国忠当年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大家都清楚,他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不仅害了自己,也差点把杨家给毁了。以后,咱们杨家的官员,要以他为戒,好好为大唐效力,为百姓谋福祉。要是有谁敢在朝堂上搞小动作,违反这为官之道,不仅要受到朝廷的惩处,咱们杨家也绝不轻饶!”
杨玉环说完,大厅内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一位年轻的杨家子弟站了出来,说道:“贵妃娘娘,您定的这些家规,都是为了杨家好,我们都明白。可这规矩定得这么严,真要执行起来,怕是不容易啊。”
杨玉环看着这位年轻子弟,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知道,要改变大家多年来的习惯,确实不容易。但正因为难,咱们才更得下狠心。这家规,就是咱们杨家的救命稻草。要是连这点决心都没有,杨家迟早会被连根拔起。我会亲自监督这家规的执行,也希望大家能相互监督。要是发现谁违反了家规,都要及时举报。”
为了让族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家规,杨玉环决定组织一场家规解读会。她邀请了族中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和一些有学识的先生,一起为大家详细解读家规的每一条内容。在解读会上,大家积极提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