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宣布抉择
尚行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章 宣布抉择,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尚行哈,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色尚早,黎明的微光还未完全驱散马嵬坡营地的黑暗,可这片营地却早已被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所笼罩。营帐错落林立,在朦胧的天色中影影绰绰,像是一群沉默的卫士,见证着即将到来的重大时刻。
士兵们比往日起得更早,他们的动作迟缓而沉重,全然没了往日的利落与活力。三三两两的士兵聚在一起,有的坐在营帐前的石头上,有的倚靠着兵器,低声交谈着,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惊扰到这沉重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深深的焦虑和不安,眉头紧锁,眼睛不时望向李隆基营帐的方向,那营帐就像命运的审判台,他们的未来、大唐的未来,似乎都将在那里被宣判。
在李隆基的营帐内,烛火摇曳,一夜未灭。李隆基坐在铜镜前,眼神空洞地望着镜中的自己,仿佛在凝视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凌乱,几缕白发在烛火的映照下格外刺眼,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像是被岁月和痛苦刻下的痕迹,整个人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几岁。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杨玉环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他们初次相遇时,杨玉环那灵动的眼神、甜美的笑容,就像春日里最灿烂的花朵,绽放在他的生命里;在华清池畔,她轻盈的身姿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子下凡,他们一起度过的每一个瞬间,都成了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而如今,这些美好的回忆却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一下又一下地割着他的心,让他痛不欲生。
“陛下,该准备了。”高力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破了营帐内的死寂。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深深的疲惫和无奈,这些天,他陪着李隆基一同煎熬,心中的痛苦丝毫不比李隆基少。
李隆基缓缓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他的双手却忍不住微微颤抖,那颤抖泄露了他内心的极度痛苦和挣扎。“高将军,朕真的要这么做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中满是痛苦和迷茫,仿佛在向高力士寻求最后的安慰和支持。
高力士走上前,单膝跪地,神色庄重而悲痛:“陛下,您的决定关乎大唐的未来,关乎天下苍生的安危。虽然这决定艰难无比,可如今局势危急,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那泪光中既有对李隆基的心疼,也有对大唐命运的担忧。
李隆基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而苦涩:“朕知道,可朕的心里,实在是……”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缓缓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向营帐外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脚上绑着千斤重的石头,心中的痛苦让他举步维艰。
营地中央,早已聚集了众多的大臣和将士。他们身着戎装,整齐地排列着,却没有往日的威严和气势,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忧虑和沉重。看到李隆基走来,众人纷纷行礼,动作机械而僵硬。
李隆基走上高台,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那么孤独和无助。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看到了将士们充满期待和疑惑的眼神,那些眼神中,有的带着对胜利的渴望,有的带着对未知的恐惧;看到了大臣们忧虑和沉重的面容,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大唐命运的担忧和对这个决定的不安。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可一开口,声音还是不可避免地颤抖起来:“各位将士,各位大臣,”他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颤抖,像是寒夜中的孤雁哀鸣,“今日,朕将做出一个决定,一个关乎大唐命运的决定。”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每个人都明白,这个决定将改变他们的命运,改变大唐的走向。
“这些日子,朕一直在痛苦中挣扎,一直在权衡利弊。”李隆基继续说道,他的眼神中满是痛苦和无奈,那痛苦仿佛是从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让人不忍直视,“朕深知,大唐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叛军肆虐,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朕身为大唐天子,却无法保护好自己的子民,无法守护好这万里江山,朕……”他的声音渐渐低沉,眼中涌起了一层雾气,那雾气中饱含着悔恨和自责。
“陛下,我们都知道局势艰难,可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一个年轻的将士忍不住问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和迷茫,在这压抑的气氛中显得格外突兀。他的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可眼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慈爱和无奈,缓缓说道:“朕也想过无数的办法,试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既能保住大唐的江山,又能护住朕心爱的贵妃。朕曾在深夜中独自徘徊,向上天祈求指引,可上天却没有给朕答案。朕找不到……”他的声音渐渐哽咽,几乎说不下去,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带着无尽的痛苦。
“陛下,您就别再犹豫了,赶紧做出决定吧!”另一个将士大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和不耐烦,这些天的等待和煎熬让他的情绪几近崩溃。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说道:“朕决定,以江山社稷为重,舍弃贵妃……”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说到“贵妃”二字时,几乎是带着哭腔,那声音中的痛苦和不舍,让在场的许多人都为之动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