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小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2章 炮阵,请,卸甲!,煮小酒,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敌军守将很清楚这个道理,也知道自己胳膊不如周彻粗,所以蒙头死守。
很聪明,也是最为正确的应对之法。
于是,周彻、朱龙乃至全军上下,都得到一个共识:稳扎稳打。
所谓稳扎稳打的攻坚,无非掘地道、堆土山、造器械、缓进慢推互相消耗。
挖地道是不可能的,山体表面是浮土,下面是顽石——等你挖穿过去,大夏皇帝都换好几轮了。
堆土山差不多意思,你要堆和山一样高的工事?
所以,只剩造器械这一条路。
好在周围木石管够,最先抵达这里的丁斐已经带着百姓砍了不少木,并起了两架炮。
此前炮打呼延贺兰,用的就是丁斐的炮车。
这种炮车又被称之为单梢炮,由炮柱、炮梢、炮窠、炮石、炮索组成。
首先,在平地立起一根炮柱,炮柱顶端架设炮梢,在炮梢一端安装炮窠。
这个炮窠,就是填放炮石的地方。
炮梢的另一端系着数十根拽索,又被称之为炮索。
在发动时,先填入石头,再用数十人——没错,一般是四十人为一组,同时拽动绳索,将石头抛出去。
加上运石、填石等等程序,一辆炮车运行需要近六十人之功。
单人力就算了,主要是这玩意还打的慢,容易坏,抛两次石就得换绳子。
周彻决定对炮车进行改进:
他取消了炮索,将绳索换成了数吨重的重砣;在炮梢一端加入扣发装置。
如此,使用之时,只需激发扣发装置,重砣沉下,将石抛出。
新炮推出后,效果极佳!
这玩意用的人力少,投石速度快、打的更远、威力更大!
八九十斤的石头,能够轻易抛上山去。
山上工事压力变大,常有被轰塌。
赤延陀只当周彻造的炮车更多了,只能加派人手修缮、加建工事。
周彻命张伯玉调集人手,加紧制炮。
他又召紫镇东,让他收拢一批陶匠,制作大量陶器。
“陶壁要厚一些,不能过于脆弱,需能受的住力。”
“上面的封口要紧实,愈多愈好!”
紫镇东也不多问,领命去办了。
许破奴找了过来,面色严峻:“殿下,一件怪事。”
“怪事?”
周彻将手中的东西放下。
那是方才张伯玉和紫镇东送来的,统计的这几日炮车和陶罐赶至数量。
“山崖上有十二人纵身跃下,身裹毛毡,躺在地上不曾动弹。”
“我差军中医官去看了,医官说生死未知,不能擅动。”
常年板着脸的盖越都露出惊容:“从山顶上跳下来?”
周彻扯起一旁的披风:“带路!”
周彻抵达时,十二人中,有八人已经盖上了白布。
“见过六皇子殿下。”一名军医行礼,并递上一沓信。
其中几张,已是染血模糊:“他们手里握的,死也不曾松开。”
“六……六皇子……”
没等周彻低头看信,一个卧在毛毡中的人,忽然发出了声音。
他醒了过来,用手支着身子,试图将头抬起。
“别乱动!”军医赶紧阻拦。
他没有听,而是用手支着自己翻了个身,让自己仰面朝上。
周彻来到他跟前,半蹲下来:“你是来寻我的?”
“是。”对方点头:“我叫王川,并州王氏……也就是司空王宸那个王氏中人。”
“韩问渠掘坟墓、强征民夫、洗劫百姓……他还用鬼方胡人,屠戮妇孺……”
“屠戮妇孺?”贾道皱眉:“他图什么,这岂不是坐失人心?”
王川惨然一笑,吐出几个字:“充军粮。”
“什么!”
众皆骇然。
即便是疆场历血,不知道收割了多少条性命的武夫。
在听到这三个字后,还是浑身涌起一股寒意。
与怒火!
说到这,这个已入中年的男人头颅低了下去,身体开始颤抖:
“羊头山以北,所有百姓都没有活路了。”
“除了被屠杀的,韩问渠还将他们卖给了杂胡当奴隶。”
“王氏破灭后,我们还剩数十人,此番分散而出……我们和另一批人负责送信求援。”
“还有几个兄弟组织百姓逃离……可是!可是百姓没有粮食,也没有兵器,韩问渠和杂胡一心要他们死,他们又能避到几时呢?!”
周彻僵硬的半蹲在那,看着前方盖上白布的横尸:“所以,你们从山崖上跳下来,就是为了向我求援?”
“是。”
“并州王氏遗罪王颉,托我给您带句话。”
“说吧。”
王川再次抬起头时,已是涕泪纵横:“他说,求求您,救一救并州的百姓。”
“没用了……”
前方,一名军医叹息一声,又用白布盖住了一名王氏子弟的面庞。
“我会的。”
周彻肃然起身,摘下了头顶的兜鍪。
周围将士,纷纷取盔肃立,将头颅垂下。
“传我令,收众人之尸,就地厚葬于羊头山下。”
“殿下。”有文吏果然,轻声道:“王氏众人,皆有叛逆之罪,俱为逃犯之身。”
周彻没有责怪他,而是道:“未见逃犯,只见义士。”
“何事?”
朱龙来了,带着一群将佐。
周彻未多言语,而是将一封染血的信放到他手中:“你自己看吧。”
朱龙扫了一眼。
只觉当中文字,个个刺目,整个人一震,僵立在那。
“太尉?”
“朱公?”
董然出声唤他。
朱龙无神的抬起手,将信递给他。
董然看后,当即失声:“韩问渠怎敢?他怎敢如此啊!”
朱龙望着前方横尸,亦摘下冠来,将头低下。
风吹起苍苍发色。
可见其下,冷汗垂流。
“殿下!”
许破奴快步跟上周彻。
这厮扶着刀,面色狰狞:“让我挑一些敢死士卒,再去试试吧!”
周彻看着他:“告诉张伯玉、紫镇东,不必再攒了,将东西都拉上来吧。”
“是!”
不久,紫镇东最先抵达。
他带着十辆大车,车上盖着茅草,小心的挑了一片树林遮挡处,将车停下。
撤开茅草,车上堆砌着整齐的大陶罐。
陶罐口极小,已被封死。
“陶罐还有,但是当中填的料不多。”紫镇东告知周彻。
周彻点头,又去查看张伯玉的炮车。
足足一千一百架新式炮车,被拉到了同一片阵地。
“传令,山上所有佯攻部队撤下,进掘工事停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