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小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5章 十二个时辰,请,卸甲!,煮小酒,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
丁斐将先前抓住的那个乌延人带了过来,当面指认赤延菹,而后又分开询问。
“他确实是赤延菹。”
“赤延陀对其十分信任,引为左膀右臂。”
那乌延俘虏能被派下来接管涅县城,自然也不是寻常士卒。
身份无疑问,周彻便写下一封文书交到对方手里,并加上自己的大印。
“我以信立世,必不相背。”
赤延菹将东西收好,对周彻躬身一礼:“我相信殿下,只是事关全族性命,山上投降者是怯战之人,而不愿投降者皆是亡命之辈。”
“我兄长要解决问题,尚需时间。”
周彻沉思片刻,道:“十二个时辰。”
“这……太急了!”赤延菹道:“我们要彻底说服心向您的,才能对那些人下手!”
“我没有时间和你们在这耗了。”周彻摇头,脸上神情深沉,叫人看不出喜怒:“否则,以我的兵力,哪里需要招降呢?大可再炮击十日,你们迟早会崩溃的。”
“我也不做掩饰,你回去可以告诉你们的人,就说我之所以愿行宽容,是因为急着去救太原百姓。”
“如若不然,羊头山上,万众皆粉!”
“我会带到!”赤延菹躬身退去,步伐匆匆。
周彻看向贾道:“贾公认为,是真降还是假降?”
“真。”贾道笑道:“假降无法给他们带来半分好处,何必冒险呢?”
来此谈不上冒险,但漫天抛书和主动差人下山,是极为动摇军心之事。
山上本就士气低落,没有守将会在这时候拿军心士气开玩笑。
“他们肯定想投降,只是不敢。”那名乌延俘虏道。
周彻看着他:“你接着说。”
“大夏有规矩。”他面露惧色:“杂胡降而复叛,百人以上贵族全部杀头灭族;策应内乱者,夷其部族!”
周彻点头:“若你族来降,你也能活命。”
此人大喜,连忙磕头:“多谢殿下!”
赤延菹见周彻的时间,山上的叛军也坐到了一块。
并且,他们将铁弗部王请了过来。
“我看赤延陀已有惧战之心。”
“哼!这厮有退意,盼着周彻能宽恕他的罪孽,将屠刀举起。”
“天真!周氏父子,何其狠心,不可能会放过我们的!”
“大王,您有何高见?”有人见铁弗部王始终不言,便询问他的意思。
铁弗部王道:“你们知晓的,我部历来和大夏不和。如果赤延陀不听话,那就杀了他!”
“我也有此意!”有人拍腿,叹道:“奈何他是羊头山最高将领,他手下兵马众多不说,哪怕我们能刺杀他成功,只怕羊头山顷刻间大乱,倒是成全了周彻。”
“既如此……暂忍屈辱,同时稳住各部!”
说话的人名为李建,是韩问渠的门生:“我去见我师,请他将赤延陀调走,将军权转交他人。”
众人思索一番,都觉得这个方法最为稳妥。
李建没敢耽误,天还没亮便加鞭而走。
其他人则在军中散播消息:
一言大夏规矩之残酷,历来对叛党杂胡之残忍;
二言西原之军已抵太原,三日之内便能抵达羊头山。
至于三天西原人能不能到他们不在乎,但他们能保证三天之内,换掉赤延陀!
同时,他们放缓态度,去接触有意投降的各部,尽言周彻之残酷好杀。
“若周彻能破此山,何须招降?”
“若他破不得此山,我们又何必投降?”
“此离间恐吓之计,意在乱我军心,诸位切勿自误!”
有话说的更直接的,则道:“诸位或有走险之心,对我等拔刀,一则拔刀未必能胜我等,二则便是拔刀胜了我们,又未必不会死于周彻刀下,请三思之!”
话说到这种地步,已经很直白了。
再加上三日西原军到的说法,让打算投降的人再次摇摆起来。
毕竟,他们是真的被汉人杀怕了……
——赤延陀洞营中。
“十二个时辰?”赤延陀面露难色。
“我也说太急了。”赤延菹焦躁的抓了抓头:“可他不听我的,说他等不起。”
“等不起的不只是他。”赤延陀摇头,叹道:“人心已变,再拖下去,只怕其他人会对我先下手。”
赤延菹一惊,猛地起身:“阿哥!要不我们直接策应周彻登山?”
赤延陀苦思时,外面有人来报:“将军,铁弗部移营至我军后!”
“他这是什么意思!”赤延菹惊怒。
“很简单,我敢直接策应六皇子登山,他就会仗着刀兵之利,先行斩我。”赤延陀深深吐了一口气:“不过倒也不必太担心,一旦我身死,羊头山便有崩溃之险。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敢乱来。”
“你负责联络六皇子,我和其余各部联络,先说服他们。”
赤延菹用力点头:“好!”
——晋阳城。
快马往来奔驰不断。
押送民夫钱粮耗时长,但单马往来还是很快的。
包司才身死当天,韩问渠便得到了消息。
即便消息再具体,具体到赤延陀并非见死不救,实不能救——中枢重臣抚军时死在前线,还是很难不让韩问渠这个当大王的生疑。
更何况,他现在正处大下风。
人心思变, 才是正常的不对吗?
他对赤延陀起了疑心,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他手中无人可用,换掉赤延陀,其他人能做得更好么?
好在,今日来了一则喜讯:西原来人了!
来的是呼延豹和宇文族的王子以及该族一名骁将。
宇文族王子名拔都,使粗铁枪一杆,被称为西原冠代之雄。
将名汗鲁,持一根熟铁棍,身高九尺有余,重三百二十斤,号称有举鼎之力。
在西原二十四王族中,当数宇文族人最少。
但这一族武风极盛,强武辈出,虽然人少,依旧跻身王族前列,鲜有敢与之争锋者。
前番王颉截杀,使宇文族高层罹难,激怒了宇文拔都。
固他亲骑前来,点名要杀王颉,为族中贵人复仇。
“王颉在逃!”
韩问渠恨得咬牙切齿。
他已知悉王氏族人冒死给周彻传信,才导致这位六皇子发狂猛攻,使羊头山数日间岌岌可危。
而王颉本人带着剩下几个王氏子弟,领着并州百姓……和他的人打游击!
在袭击了几处叛军驻点后,王颉对百姓进行了基础武装。
面对叛军的围追堵截,王颉拖着垄长的难民队伍,和韩问渠苦苦周旋。
为了扑杀王颉,韩问渠身边的戚威、齐浩文以及鬼方胡已悉数遣出。
好在,几日周旋下来,难民中的持兵壮丁几乎折损殆尽。
王颉用兵无方?
当然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