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我来接你回岐山
张张有颗半青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我来接你回岐山,莫名被清冷小师弟反向攻略了,张张有颗半青橙,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早些年,师姐还能以年幼为由,勉强搪塞过去。可那些人,说是族亲,依我看,更像是土匪强盗。一方面觊觎师姐的美貌,一方面又想霸占医馆,所以,岂会让到嘴的肥肉跑了。这不,这些年,不能如意,他们就越发地猖狂,不能明抢,就给师姐冠上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头衔,惹人非议。”
傅廷筠手中的衣服,已被攥得褶皱得不像话。
他扯过女子手中的白布,绕着身上缠了几圈,又随意打了个结,说:“这位师妹,我突然想起,先前有东西落在长孙师妹那儿了。你可知那仁爱堂,所在何处?”
“仁爱堂倒是不远,就在山下的那处镇子里。”
“好,多谢。”傅廷筠将衣服披上,穿好,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女子手中抓着半截白布,自言自语:“真是个怪人。”
这镇子比苍溪山脚下的那个大的多,此刻东方隐约泛着白,房舍屋宅被这微明的曙色,渐次勾勒,依稀可辨出高低起伏的轮廓。
想起方才药峰上掌着灯,傅廷筠便循着有灯火的房屋寻找,果然在一众商铺中,找到了一间医馆。
门上的牌匾,正写着“仁爱堂”三个字。
傅廷筠刚落在门前,便见有人正巧打开了门。
看见有人,那人直直盯着傅廷筠,眼睛里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好奇之色。
要说让人好奇,也是正常的。
傅廷筠站定在门前,一身白袍是轻薄柔软的面料,长相俊美,又英气勃勃,看上去如仙人一般卓然而立。
只是他神色黯然,嘴唇还泛着异样的白。
他眼眸漆黑,带着说不出的意味,却又能看出他眼中的情绪渐浓,比夜色还要寒凉,比幽海还要深沉。
许是察觉到,目光总对着人过于失礼,那人走到傅廷筠跟前。
他态度和善又毕恭毕敬,语气里还带着几分关切:“这位郎君可是哪里不舒服?”
傅廷筠看着他,这才收敛了情绪,打量起身前的人。
这人穿着一件缟白色的布衫子,外面还罩了件短褂,下身是宽腰长裤,系着腿带。
他约莫十一二岁,头发全都束进了帽子里,只几缕垂在额前,随风飘动。
看他的打扮,不是这药馆的小厮,就是个药童。
见傅廷筠看着自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他作了个“请”姿:“郎君是外地来的吗?如果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到馆子里再说。”
他顿了会儿,虽然年纪尚小,童音稚嫩,但说出来的话却又老练而明了:“虽现在时辰还早,但我们医馆向来以患者为先,郎君可以先进去歇会儿,我这便给你去请坐诊的大夫,不用担心。”
傅廷筠应了声“好”,就随着他,进了医馆。
这医馆内部宽敞明亮,中间是一处大厅,最里面是一整面墙的红木柜,上面是数不清的一个个方形格子的小屉。
小屉上头还挂着木牌,刻的是各类草药的名字。
由于整面墙太高,柜子前还放置了四五个高低各异的梯子,以方便取药。
红木柜正前方摆着一张桌子,桌子很长,却也比墙短了好几分。
长桌放在正中间,两边都留着空处作为通道,约是两人的宽度,方便行走。
两侧加起来有数十间诊室,都用竹帘隔着了一个个独立的空间。
既显得静谧雅致,又让人有种私密安全的感觉。
小童掀开一扇帘子,请傅廷筠进去,随后又奉上了茶水:“这是我们东家自己调配的药茶,可以祛湿补气,明思解乏,虽有些苦,却是真真正正是个好东西。古人也说了‘苦茶能轻身换骨’,郎君可以尝一尝。”
傅廷筠听着他的话,便拿起杯盏,小抿了一口。
茶水的温度正好,当茶水触及舌尖,那苦涩的味道便悄然漫开。
药茶虽苦,但也不是让人为之皱眉的难忍,入腹后,反而是深沉而悠长的清爽。
看来人一副安然的模样,小童嘴上笑道:“郎君,我先去给您请大夫。”
此刻虽到了医馆,但傅廷筠还是忐忑不安,说话行事也格外地谨慎小心。
若是长孙师妹安然,那这颗悬着的心自可以放下些。
可若是她真被绑了去,也只得自己暗自施救得好。
毕竟以凡人之躯尚不能施以援手,只会徒扰了清净,又不能心安。
况且,万一事态不可控,那便是数条人命。
傅廷筠想着,心中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无比的焦虑和害怕,压迫着自己喘不过气。
他难以想象,亦难以忍受,这样一个姑娘,因为自己徒遭了险。
傅廷筠将杯盏放到了小桌上,问道:“请问,长孙姑娘,在医馆中吗?”
小童将掀起的帘子放下,转过身看着傅廷筠,愣住:“你是问,东家?”
他心中狐疑,面上还是泛起了笑:“郎君放心,我们仁爱堂的大夫都是仁心仁术,每个都是个顶个的,不敢说是华佗在世,却也是医术了得的。”
“只是长孙姑娘芳名在外,所以才慕名而来,不知,姑娘现下可在?”
“东家平日里都在岐山修行,昨日确实是回到医馆中了。只是我们老东家身子不适,东家昨日辛劳照料了一宿,也才睡下不久。郎君,您看,可否为您引荐其他的大夫?”
傅廷筠再次确认:“你确定长孙姑娘,此时在这医馆之中?”
小童望着傅廷筠,只觉得这人说来说去,都就着“长孙姑娘”的话题,绕不开。
不知是真的来问诊,还是别有企图。
他鼓了鼓腮帮子,虽然心中满是疑惑,但还是面不改色:“在的。昨夜,我正巧起夜,碰到照应东家的丫头,也是她告诉我,照应好东家睡下才离开的。”
听见小童这么说,傅廷筠理了理思绪:那张字条上写的是‘想救人,静待消息’。
若是在岐山派门中,那些人尚不会如此明目张胆,所以,出了山,正是他们动手的最佳时机。
长孙玉虽现下无恙,却仍处于危险之中。
还有陈萋那边,她现在如何了,也无从知晓。
为今之计,只有先护得长孙玉回山,暂时保证她的安全,也才能有余力去打探陈萋的消息。
在片刻的沉默中,傅廷筠回应道:“既然姑娘不便,那我先在此处等着。若是姑娘醒了,还麻烦小哥通报一声。多谢。”
现在时辰还早,但医馆坐落在一众商铺之中,早市开始,周围也就熙熙攘攘,热闹了起来。
可以听见,板车的木轱辘在青石板上滚动的声响,纸张包裹东西时的脆脆沙沙,还有小贩间不停地吆喝买卖。
“好吧,那您先坐着,我再去给您续杯茶。”
小童说着,一只手拿着杯盏,一只手掀开竹帘,走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