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孙叔的现场教学
冒烟雪西北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6章 孙叔的现场教学,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冒烟雪西北风,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百三十六章 孙叔的现场教学
晚上,二货三人组还有孙叔老两口又在姜喜军家造了一顿。
这顿饭可有意思,不光有姜大妈做的龙江菜,还有董亚菲做的俄餐。
红菜汤,沙拉肉,罐牛,主食是董亚菲自己烤的大列巴还有俄式饺子。
姜喜军老丈人这些年组织跟老毛子换货,算是赚大发了,姜喜军一家跟着也赚的盆满钵满,生活条件更不用说。
晚上还是回的孙叔家住的,姜喜军可没地方。
第二天在孙叔家吃完早饭,孙叔招呼长海他们三人准备去伐区看看,在那周围下点套子。
别人下套子都背着点别人,怕被人提前把套子给溜了,孙叔这老头可不怕,整个松林镇林区就没有不认识他的。别人看到他在哪里下的套子,回头套子套到东西,要不就喊他,要不直接就给他送家去。
主要是这个老头为人好,东北人本身就这性格,都是移民,平时见到个生人遇到个“马高蹬短”的情况,都会伸把手,孙叔就是这么把人给交下的。
四个人趟着雪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了伐区,路上遇到不少牵着马拖着爬犁去伐区倒楞,拉套子的人,认识的就驮他们一段路,遇到雪深的地方他们再下来。
伐区楞场,一声声劳动号子穿透林子能传出去很远很远,有时候遇到沉的木头,几个人一起用力,哪号子都能震的树上的雪往下掉!
这一年还没有后期的50集材爬山虎,50集材是63年仿制老毛子的产品,66年才批量生产,大规模用于东北林区的。
这个时候木材全靠人力和畜力运输集中到一起,运输主要靠牲口,分为马套子和牛套子,牲口在前面,木材在后面顺着雪道往山底下出溜。是个比较危险的活,弄不好牲口不是让木材弄伤或者撞死,就是翻进山沟里。
木材搬运全靠人力,倒楞,码垛,工人用杠子,掐钩抬着木头,分为四人,六人,八人杠,妥妥的力气活,有的时候几个人用力不均,最受力的人都能压吐血。
即使是这样林区老百姓也愿意上林场干活,冬天都在家猫冬,啥收入来源都没有,跟生产队开个介绍信,去林场卖把子力气,干上一冬天能顶上大半年收入。抛出去危险性不说,这个时候的林区老百姓生活还是不错的,只要你肯下力气,饿不死!
二货三人组和孙叔在离伐区二里多地的地方相中一片塔头甸子,孙叔一边下套子,一边教他们下套子的学问。
比如下套兔子的套子,这玩意儿分上半月和下半月,上半月和下半月套子离地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套子圈的大小也有讲究,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援朝对这玩意儿感兴趣,并且悟性还挺高,长海和孙小欠总觉得还是拎着枪面对面的跟野兽交流才有意思。
援朝从始至终的帮着孙叔把套子下完,长海和孙小欠,拎着枪漫无目的的寻摸。
还别说这两人在塔头甸子旁边的林子边上发现一个土包,虽说让大雪给埋上了,,可疑的是,土包有不大的洞口却没埋住。
两个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去喊孙叔过去瞅瞅,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獾子洞,要真是的话,这趟也没算白来。
孙叔跟他们过去一看,老头就乐啦“这哪是獾子洞,这是刺猬洞,獾子洞可比它大多了,咋滴?想不想整?这玩意儿也是好东西,是味药材呢”
孙小欠一听,开口说“叔,这玩意儿不是五大仙家吗?咱们也能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