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一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香灰迷影,穿越后一直在种田,口天一凡,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烛泪突然砸在\"玄\"字残帖上,萧伯仁想起今早收到的飞鸽传书,落款赫然是\"沈\"。

那老家伙难道不知道,当年他替皇帝背下\"胁迫太医\"的黑锅时,御笔亲批的免死金牌早已暗藏玄机?

后宫方向突然传来钟鸣。

萧伯仁推开窗,看见一队羽林军正护送淑妃的辇驾往冷宫去。

辇帘掀开一角,露出半幅明黄披风,与记忆中先太子谋反那日,先皇披在肩头的那件一模一样。

太医院里,陈院判对着新送来的药渣蹙眉。

这是从淑妃宫中搜出的安神汤,看似寻常的酸枣仁、茯苓,却混着微量朱砂——与三十年前某位太妃暴毙案的配伍如出一辙。

他忽然想起周明远供状里的最后一句:\"沈阁老说,这宫里的毒杀链,从来都是一环扣一环......\"

乾清宫内,皇帝盯着淑妃鬓间的金步摇,忽然想起王皇后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指甲缝里嵌着半片鎏金花瓣。

那时他忙着查清莞妃的死因,竟没注意到皇后发间的步摇,正是沈阁老夫人当年送的贺礼。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臣妾入府时,您亲手给臣妾插的这支步摇?\"

淑妃忽然轻笑,指尖抚过金步摇上的缠枝莲,\"沈阁老说,这莲花芯里藏着的,是能让安胎药变毒的秘方。\"

皇帝瞳孔骤缩,下意识摸向腰间玉佩——那是先太子谋反时,他故意遗落在现场的信物。

原来从始至终,沈阁老、周明远,甚至是淑妃,都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而执棋者......

深夜的大理寺牢房,陆明谦对着烛火观察新收到的密信。

信笺边缘有火灼痕迹,隐约可见\"玄字密档已毁\"几字。

他想起在沈府暗格里发现的半卷《黄帝内经》,某页批注里\"乌头配朱砂,百日见阎王\"的字迹,与先皇给太医院的御笔批示如出一辙。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声,陆明谦吹灭烛火。

黑暗中,他摸到怀中那块从冷宫墙角捡到的碎瓷片。

上面残留的香灰在月光下泛着幽蓝——和他幼时在父亲书房见过的、那瓶号称\"可解百毒\"的宫廷秘药,竟是同一种色泽。

远处宫墙传来夜枭嘶鸣,陆明谦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呓语:\"先太子的谋反......是陛下让沈阁老递的密信......\"

原来这盘棋,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开局,所有的阴谋与毒杀,都不过是为了那把龙椅上的人,能坐稳江山。

淑妃被押入冷宫的当晚,太医院走水。

陈院判冒死抢出的档案里,夹着半张泛黄的药方,批注栏里\"玄\"字落款旁,新添了行小字:\"乌头香灰事泄,着速灭迹。\"

而此刻的乾清宫,皇帝正对着先太子的画像出神。

画像角落,隐约可见半朵缠枝莲纹,与淑妃的金步摇、沈阁老的缂丝袍,还有当年王皇后的绣鞋上,那朵致人死命的莲花,分毫不差。

风卷残烛,画像轻轻晃动。

皇帝忽然看见,画像中先太子的嘴角,似乎挂着抹讥讽的笑——就像二十年前,先皇亲手将密信递给沈阁老时,那老家伙眼里闪过的,同样讥讽的光。

当初先皇暗中告诉八岁的自己,皇位是给自己留着的,其他的皇子,都是自己的嫁衣裳,包括自己的胞兄先太子。

只是那时的自己,执意要帮胞兄平反,才误导了外人,其实自己才是罪魁祸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飞升回来后,我开的农庄爆火了

即墨如是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一阵乱写

天剑神狱

叶问

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黛绿不是妃子笑

阎王下山

苍月夜

真千金断亲后,侯府上下追悔莫及

苏子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