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咖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7章 奇幻神技,崇祯是我老丈人!,BB咖啡,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的话语轻盈如风,但崇祯国王与南居益注视着他,仿佛面对着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这计划早已在他心中酝酿已久?
难怪这年轻人执意改造城防,他的谋略深远得惊人。
“唉。”
南居益觉得自己的首席顾问之职犹如虚设,无奈地叹道:“老夫一生未曾向人低头,如今……心悦诚服。”
沈天石连忙谦虚回应:“南公过誉了。”
此事不能责怪南居益,建设基础设施以拯救生灵是历经多代人智慧的结晶,一个大明子民无法轻易参透。
这是时代赋予的局限。
崇祯国王笑容灿烂,皱纹舒展:“好,好,此计甚妙!”
谁能料到他亲自挑选的驸马,不仅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还能在和平时期拯救万民,这岂非崇祯国王独具慧眼?
南居益彻底信服,向沈天石深深鞠躬,称赞:“南某认输,定南侯果然是旷世奇才!”
这位老首辅真的被折服了,大明的内阁官员加上文武百官,无人能及沈天石的智谋,真不知这神奇的存在是如何成长的。
南巨益同样是位能臣,计算着:“这样一来,户部可拨出一百万金币用于救灾,这笔钱我们尚能承担。”
沈天石笑道:“皇家商行也会贡献一百万金币。”
两人一同看向国王。
崇祯国王顾忌颜面,但他毅然决定:“朕的皇家牧场,愿出五十万金币!”
无论天下哪个国王再昏庸,也无法忍受百姓遭受灾祸饿死的景象!
“陛下英明!”
银两问题迎刃而解。
沈天石赶紧回礼,认真地说:“从山西、关中、江南等地采购粮食,此事仍需仰仗南公。我军中储备的粮食充足,可以先行调拨。”
凤威军突袭古北口,从豪格手中夺取的粮食堆积如山。
“好,好。”
三位君臣不禁相视而笑,满心欢喜。
“噗。”
不远处,朱媺娖并未走远,她掩嘴轻笑,清冷秀美、绝世无双的小脸上扬起,清澈无辜的双眸望着她的未婚夫。
眼中满是自豪。
崇祯十八年,五月之中。
黄河与淮河经历了可怕的春季洪涝后,进入了夏季,北方的雨水再次猛烈,黄河和淮河流域相继溃堤。
中原大地屋倒房塌,一片泽国。
五月十六日,朝廷发布安抚公告,命令各地官府沿途设立粥棚,护送二十多万灾民北上首都地区。
黎明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
从密云营地,凤威军派出一万后勤部队,利用牛马和大车运送大量军粮,在通往京城的大道两侧设立众多粥棚。
他们还将慈云寺营地扩大,用以接纳灾民。
数日后,大道上出现成群的灾民,老幼妇孺步履蹒跚,哭声连天,一眼望去,哀鸿遍野……
沈天石和南居益面色凝重,数十万灾民,这并非小事,负责维护秩序的骆养性额头已渗出汗珠。
“停下!”
灾黎在织龙卫设立的魔法障壁前驻足,青年们神色紧张,大明的居民畏惧权贵,尤其畏惧身披织龙甲胄的守护者们。
妇孺与孩童哭泣不止,老弱则啜泣连连。
然而,织龙卫们的神情却颇为和煦。
沈天石挥手道:“仔细甄别,体弱患病者优先救助。”
“遵命。”
骆养性连忙应声,指示他的织龙卫开始行动,年轻人搭建临时木屋,老弱妇孺被送往慈云圣殿的大营,那里已有宽敞的共宿之地。
凤翼军的后勤营也在路边点燃了炼金火炉,炊烟袅袅,蒸制着白麦面包,还煮着一锅又一锅的灵米粥。
饭香四溢,人们的心稍微安定了些,只剩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期盼着。
如此庞大的人群难以管理,沈天石与骆养性商议后,决定采取军事化管理,将男女分开。
健壮男子投入劳作,女子负责洗涤烹饪,照顾老弱。
十数日后,整整二十万难民被有序安置在京师东郊,很快,东城变为了一个巨大的建设场地。
晨光初照,饭菜香气弥漫。
一群群青年从木屋里走出,朝一座座炼金炉台走去,炉台旁是身着凤翼军服的年轻战士。
后勤营在凤翼军中也有正规编制。
看着那些胸口绣着龙翼徽记的英挺士兵,难民们既敬畏又羡慕,但都收到了两个白麦面包和一束盐渍蔬菜。
“开工了!”
沈天石心心念念的城市重建计划终于破土动工,十几万青年一同投入,拆卸工作迅速进行。
吃饱喝足的汉子们扛着沙袋、木材奔跑,这里不仅提供食宿,甚至还有报酬!
能力越大,工作越多,收入也越高。
完成一次搬运木料到指定地点的任务,就能从织龙卫手中领取一枚竹筹,每枚竹筹相当于两枚铜币。
这也是沈天石的创意,以此防止难民懈怠工作。
难民们的积极性瞬间被激发,原本以为灾难之后再无出路,但……
没想到朝廷召集他们来到京师,不仅提供生活所需,居然还有薪酬,难民们纷纷赞颂公正的王上。
若朝廷早有这样的举措,何人还会叛乱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