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4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2章 文化交流常态化,从特种兵到官场新星,m749,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六点,林羽站在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落地窗前。玻璃外,晨光正为新建成的"城忆广场"镀上金边,广场中央的巨型文化基因图谱雕塑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他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日本策展人佐藤发来的消息:"祝贺贵市文化周圆满成功!我们希望探讨更深层次的合作。"

这个消息让林羽想起三个月前的场景。当时他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论坛上发言,台下坐着来自全球50多个城市的文化官员。散场时,一位身着传统苏格兰裙的男士主动递上名片:"我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艺术总监,你们的城忆计划让我想起我们的'城市故事'项目。"

"常态化,必须常态化。"林羽喃喃自语。他转身走向会议室,那里已经聚集了文化局、外事办、教育局等部门的负责人。投影屏幕上,"文化交流常态化机制建设"的标题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各位,"林羽按下遥控器,屏幕切换成全球文化地图,"去年我们举办了12场国际文化活动,但都是短期项目。要让城市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他调出一组数据:"纽约每年通过文化交流创造120亿美元产值,伦敦的文化签证系统覆盖180个国家......"

话音未落,外事办张主任就举起手:"林市长,常态化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去年的预算已经超支30%......"

"所以我要推出'文化交流合伙人'计划。"林羽打断他,"企业赞助可以抵税,高校合作能算科研成果,社区参与计入文明积分。"他看向教育局李局长,"特别是青少年交流项目,我们要和爱丁堡、京都建立姊妹学校。"

会议持续到中午,最终形成了"1+3+N"合作框架:1个总部基地(城忆广场)、3大国际平台(东亚文化之都联盟、丝绸之路文化带、创意城市网络)、N个特色项目(非遗工坊、数字文化展、青年创客营)。

当天下午,林羽带着团队来到市职业技术学院。在数控实训室里,李师傅正在指导学生用3d打印技术复刻传统染缸。"林市长,"他举起一个青花瓷纹样的U盘,"这是我们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合作开发的数字釉料库。"

林羽注意到角落有个金发留学生正在操作机床,便走过去询问。"我是来自米兰的马可,"小伙子用生硬的中文说,"我在学习传统榫卯结构与现代家具设计的结合。"

这个场景让林羽想起上午会议上的争论。当时有人质疑:"频繁的文化交流会不会导致本土文化被稀释?"此刻,看着中外学生在工坊里热烈讨论,他找到了答案。

夜幕降临时,林羽来到苏雪的汉服工作室。姑娘正在调试全息投影设备,虚拟的唐代仕女在丝绸上翩翩起舞。"我们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开发了这套沉浸式服饰体验系统,"她兴奋地演示,"下个月去巴黎时装周参展。"

"很好,但我有个更大的计划。"林羽打开平板电脑,展示着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路线图,"我想在三国交界海域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方舟',你们的汉服秀可以作为首演项目。"

苏雪的眼睛亮了:"那李师傅的蓝印花布、景德镇的瓷器、韩国的韩纸......"

"没错,"林羽接口道,"我们要把文化交流变成流动的盛宴。"

三天后,林羽率代表团抵达爱丁堡。在古老的议会厅里,他与爱丁堡市长共同签署了《十年文化交流备忘录》。当苏格兰风笛与中国竹笛的合奏在厅内回荡时,林羽注意到一位白发老者眼中泛起泪光。

"那是亚历山大勋爵,"翻译低声说,"他的家族曾在19世纪参与中英茶叶贸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看守废丹房三年,我偷偷成仙了

杯中清风

重生86,娇妻不用愁,我的空间啥都有

一码归一码

都市之狱锁潜龙

美丽的朱小姐

绝世散仙游都市

褚公子

前妻抓我走

鼎鼎当当

如懿传之婉婉的进位日常

逍遥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