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蝗虫的蚂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章 希望,秘途之路,不吃蝗虫的蚂蚱,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与招商局局长陈树国会面后的日子里,苏然全身心投入到推进绿色产业项目落地与绿色金融改革协同发展的工作中。他每日穿梭于各个部门之间,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协调者,努力将各方资源整合在一起。
这天清晨,苏然刚踏入办公室,手机便收到了财政厅张华副厅长发来的消息。原来,关于那笔拟纳入绿色金融奖补范畴的闲置专项资金,审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张华告知苏然,相关部门对资金用途变更的初步审核已通过,接下来只需完成最后的会签程序,资金便可顺利注入绿色金融改革项目。苏然兴奋地回复:“张厅长,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太感谢您和财政厅的同事们这段时间的努力,咱们一定要盯紧后续流程,确保资金尽快到位。”
放下手机,苏然立刻着手准备与科技厅、金融机构关于技术改造贷款方案碰头会的最终细节。他仔细梳理了科技企业座谈会上收集到的企业技术需求和资金缺口信息,结合金融机构此前提出的贷款意向,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参考文档,旨在为即将到来的会议提供清晰的指引,促进双方更高效地达成共识。
上午十点,苏然准时到达省委办公厅会议室,科技厅的王强厅长、科技金融处的刘副处长以及来自各大金融机构的负责人陆续到场。会议伊始,苏然率先发言,他简要回顾了科技企业座谈会的成果以及当前绿色技术应用在企业层面面临的关键问题,强调了技术改造贷款方案对于推动绿色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各位,我们今天齐聚于此,就是要为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让资金能够精准地流向绿色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后,刘副处长代表科技厅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绿色技术领域的企业分类扶持计划,以及科技厅在技术评估、专家指导等方面所能提供的支持。各金融机构负责人也纷纷发言,介绍了自家机构针对绿色技术改造贷款的产品特点、利率优惠政策以及风险评估标准。然而,在讨论贷款额度与企业还款能力的匹配问题时,双方出现了一些分歧。部分金融机构担忧过高的贷款额度会增加违约风险,而科技企业代表则强调,一些关键技术改造项目前期投入巨大,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预期效益。
面对这一局面,苏然冷静地分析道:“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科技厅可以进一步完善对企业技术项目的前景评估体系,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风险评估依据;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技术成熟度、市场前景以及过往信用记录,制定差异化的贷款额度和还款方案。例如,对于技术领先、市场需求明确的企业,适当放宽贷款额度限制,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和还款宽限期。”经过一番深入讨论,双方最终达成了初步共识,决定在会后各自对方案进行细化调整,并在一周内再次召开会议,确定最终的技术改造贷款方案。
乡村调研
会议结束后,苏然顾不上休息,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与农业农村厅联合开展的农村金融调研筹备工作中。他与农业农村厅的孙丽厅长多次沟通,确定了此次调研将选取三个具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特色的农村地区作为样本。为了确保调研能够深入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和金融机构的实际顾虑,苏然亲自参与设计了详细的调研问卷,内容涵盖农民的家庭资产状况、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贷款需求以及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业务时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点等多个方面。
两天后,苏然与孙丽厅长带领着由农业专家、金融从业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调研团队,奔赴第一个调研地点——位于偏远山区的桃源村。桃源村以种植特色水果闻名,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长期面临着融资难、技术落后等问题。调研团队到达后,立即兵分几路,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苏然走进了村民李大叔的果园,李大叔正为今年果园的扩大种植计划而发愁。“苏干部啊,我这果园想再多种些新品种的果树,可买树苗、请人工都需要钱,去银行贷款吧,手续太复杂,我也不太懂,真不知道该咋办。”李大叔无奈地说道。苏然耐心地询问了李大叔的果园经营状况、收入情况以及对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的期望,认真记录下来,并向他详细介绍了即将推出的农村绿色金融政策,鼓励他积极参与。
在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苏然了解到他们在农村开展业务时面临的诸多挑战。一位银行信贷员表示:“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不完善,我们很难准确评估农户的信用状况,而且很多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这让我们在发放贷款时不得不谨慎行事。”苏然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要真正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不仅要简化贷款手续,还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结束了桃源村为期两天的调研后,苏然和团队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第二个调研地点——平原地区的稻香村。稻香村以粮食种植为主,规模化程度较高,但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在这里,苏然组织了一场由农户、农村合作社负责人和金融机构代表共同参与的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农村合作社负责人王大哥提出:“我们合作社想引进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但购买设备的资金缺口很大。能不能有一种针对合作社的集体贷款模式,简化手续,降低利率?”苏然将这些问题一一记录,并与金融机构代表现场探讨解决方案。
经过在三个农村地区为期一周的深入调研,苏然和团队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回到省城后,苏然立刻组织团队成员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连续几天的加班加点后,一份详细的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出炉。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贷款手续繁琐、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建立基于农户生产经营数据的信用评估模型、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多样化金融产品、设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基金等。苏然将这份报告分别提交给了农业农村厅、金融监管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为后续制定农村金融改革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