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进入80年代
下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8章 进入80年代,年代文男主?哪有嫁给禁欲军官香,下伤,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女方嫌弃他只是一个穷留子,没法给她好的生活,说在国外玩玩可以,结婚就算了,她回国后要参加家族联姻的,拒绝了,还主动提出了分手。
那是唐逸枫第一次那么正式跟人求婚,结果还被人嫌弃穷,对他打击挺大的。
也是那次之后,唐逸枫戒色了,天天跑图书馆看书,最后成功跟刘瑶同时拿到了博士学位。
唐逸枫和江彦的人设早崩的没边了。
至于刘甜甜这个万人迷。
现在都进入80年代了,她的商业蓝图还没开始,人还在牢里呢。
估计她也成不了女首富了。
看来作者也不是万能的,书里的人不是Npc,都是活生生的人,并不会按照她笔下的路线走。
不过有一点刘瑶还是很意外。
80年代初期,虽然国内放开私营经济了,但是国内到90年代,个体户地位都是很低下的。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80年代就是干集体,即去合作社上班,都会被人瞧不起,更别提个体了。
外头的人都说,只有那种从监狱放出来,没单位要的才会去干个体。
你去开店,路过的小孩都要骂你投机倒把,对着你唱《拉兹之歌》。
这是70年代国内很火的印度电影《流浪者》的主题曲,七八十年代的人很喜欢唱,嘲讽别人干个体的是盲流。
所以,不是被逼的没办法,这年代压根没人会去主动干个体。
唐逸枫本身就是博士后,竟然会主动创业,这点刘瑶是真没想到。
不过想到他是未来大佬,想法肯定跟普通人不一样,刘瑶又释然了。
……
拿到海洋考古的项目后,唐逸枫名下的唱片公司一次性投资了500万。
这金额在80年代挺多的了。
反正刘瑶挺意外的。
她是真没想到唐逸枫那个唱片公司看起来不打眼,竟然这么赚钱,一出手就是500万。
不过500万看着,但是对于海洋考古依旧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水下考古难度太大了,要技术,要设备……
刘瑶和唐逸枫商量了一下,建议两家合作一块做这个项目。
唐逸枫点头答应了。
隔天,刘瑶让酒庄的负责人找了所长谈。
没人会嫌弃钱多,不出意外的所长答应了。
合同走完后,酒庄那边也跟着拨了500万过来。
然而,拿到投资后,考古所那边发生了争执。
副所长觉得海洋考古价值不大,建议把这笔钱拿来搞古墓抢救性挖掘项目。
他的理由是,海洋考古打捞的古沉船里面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商用的,不怎么值钱。
像沉船上的瓷器都是民窑大批量生产的,价值不高,官窑出的那些皇家用的瓷器才值钱。
海洋考古投入太大了,跟产出不成正比。
现在考古所经费紧张,钱要花在刀刃上。
所长否定了他的提案,坚持成立了“水下考古协调小组”,任命刘瑶当组长,唐逸枫当副组长,第一站去的是东南海域。
经过专业的海底勘探,水下考古小组先后在东南海域发现了好几艘宋、元、明时期的古沉船。
由于技术有限,设备不够先进,本次水下考古只做了探查,没打捞。
钱能解决一切问题。
设备不够先进,那就跟国外买。
隔天,刘瑶又让酒庄那边拨了几千万过来。
之后,刘瑶又和唐逸枫一块组织了好几次水下考古,捞了好几艘沉船出来。
不过这些沉船都不大,打捞难度不算高。
刘瑶其实很想去打捞前世大名鼎鼎的“南海一号”沉船。
但是考虑到目前技术还达不到,只能缓缓。
南方边境一直不安定,邻国一直在挑衅。
70年代,国内就先后派了好几个军队过去轮战。
江彦是80年那会去的。
这场战役打了很久,全国很多军队都先后过去了。
刘瑶最后一次接到江彦电话的时候,他正在前线。
“妈妈,爸爸怎么了?”
江云澈难得一脸的焦急。
“没事,爸爸就受了点伤。”
刘瑶脸色也很不好看。
那通电话是宋彩胜打过来的。
他说,敌军诡计多端,让女人和小孩上战场打冷枪。
这次战役,有个女兵伪装成落难平民,假装寻求部队庇护。
那部队正好的江彦手底下一个负责后方的小分队。
小分队的士兵们其实一开始已经看出对方是伪装的女兵了。
但因为对方是女人,动了恻隐之心,没及时开枪。
结果女兵突然朝小分队扑了过去。
关键时刻,江彦突然冲过来,然后抱着女兵滚落山崖。
女兵身上绑满了炸药,轰隆声响彻整个山谷。
女兵当场被炸身亡,江彦浑身是血,昏迷不醒,伤的挺重的。
因为战地医疗条件有限,军用飞机连夜把人送到美国那边治疗。
听宋彩胜的意思,江彦情况挺不容乐观的。
不过好在,应该没生命危险。
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刘瑶重重松了口气。
只要人活着就行,其他都好说。
“妈妈,你是不是要去看爸爸。”
江云树今年已经14岁了,是大孩子了,几乎跟当初刘冬当学徒的时候一个年纪了。
自从江老太太去世后,江云树突然就懂事了很多,人也一下暴瘦,再没了以前胖嘟嘟的样子了。
刘瑶:“嗯,妈妈可能要去一趟国外,你们这段时间乖乖听舅舅的话,知道吗。”
刘冬当木工师傅工资挺高的,这些年攒了不少钱。
结婚那会女方没要彩礼,刘瑶就建议他拿那笔钱在首都城买了一套四合院,就在老宅不远处,很近。
现在,刘冬小两口彻底在首都城扎根了,二胎都生了。
刘冬两口子运气挺好的,二胎刚生完没多久,国家就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只允许生一个了。
其实也是多亏刘瑶提醒,不然两人还真赶不上趟。
也因为这个,时巧一直特别感激刘瑶,没事就带着孩子过来串门。
“妈妈,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弟弟的。”
14岁的江云澈已然长到了一米八,跟个小大人一样了,比刘瑶还高,都快赶上江彦这个当爸的了。
“谁要你照顾了,我是大人了,我会自己照顾自己。”
江云树嫌弃瞥了眼江云澈。
这几年,江云澈和安安越来越高。
同样是14岁,江云澈180,安安170。
江云树只有160,被两人甩的越来越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