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滩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0章 孤岛探秘:荒礁遗痕与海疆主权的坚守,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跑滩匠,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准上岛第一件事就是命工人挖井,看有没有淡水,淡水是海洋上生存最必要的条件。陆地上的主要来自天上降雨与地下水,海洋上同样如此。不过天空降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水量也特别大,绝大多数雨水就流失了,只有少量雨水进入土壤中能保留下来,但南海属于低纬度地区,日照强烈蒸发量很大,也很难保存下来。工人们挖了七八个地方,深3米左右,忙活了半天都是苦涩的海水,根本没有淡水,说明此岛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春天的南海上空湛蓝如宝石,澄澈得一尘不染,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恰似为波光粼粼的海面铺上了一层璀璨夺目的金纱,每一道波光都跳跃着灵动的光芒,整个南海宛如梦幻之境,洋溢着无尽的神秘与壮丽。
李准在林国祥、王雪岑等一众干练随行人员的紧密簇拥下缓步前行。他头戴蓝宝石官帽,身着笔挺的水师军装,身姿挺拔若苍松,神色间坚毅与凝重交织,左右手前后摆,稳步开启环绕眼前这座神秘岛屿的征程。
李准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徐徐前行,脚下的细沙与碎石发出轻柔的 “嘎吱” 声,这声音仿佛是大地谱写的浅吟低唱,在海风的伴和下,为他们的脚步巧妙地打着节拍。海风裹挟着浓郁的咸涩气息,肆意地拂过他们的衣衫,猎猎作响,似在诉说着这片海域历经的悠悠岁月与沧桑变迁。
李准时而俯身,动作轻柔而专注,宛如探寻历史奥秘的学者,轻轻捧起一把岛上的沙土,任由细腻的沙粒从指缝间缓缓滑落,他的目光中满是探寻的执着,仿佛试图从这细微的触感中,解读这座岛屿千万年的岁月密码。时而又极目远眺,深邃的目光穿越无垠的海面,仿佛能穿透时空的屏障,遥想着这片海域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蓝图。
途中,他们行经一片怪石嶙峋之地,那些形态各异的石块,仿若远古时期的神秘巨兽,以一种震撼人心的姿态盘踞于此,散发着岁月沉淀的古朴气息。李准伸手轻轻摩挲着一块块石的纹理,那粗糙而斑驳的触感,恰似岁月镌刻的深深印记,无声地诉说着无数个日夜的风雨洗礼与时光磨砺。
李准微微皱眉,不禁感慨道:“此岛虽偏居南海一隅,面积不大且荒无人烟,但其地理位置举足轻重,真是我国南海之战略要冲,意义非凡。它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海域,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后若能加以妥善建设经营,必能在南海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扞卫我国海疆的坚固堡垒。”
林国祥连忙点头称是,赶忙接话道:“军门说的直好,这茫茫南海,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此岛看似荒芜,实则如咽喉之地,掌控此处,便能在这片海域抢占先机。只是目前看来,建设之路恐怕荆棘丛生,困难重重。”
王雪岑也面露思索之色,缓缓说道:“是啊,物资补给、人力调配等诸多事宜皆非易事,但为了守护我国海疆,即便艰难险阻重重,也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随行的三炮忍不住说道:“可我觉得难啊。”
李准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们,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犹如燃烧的火炬,说道:“三炮,困难虽多,但办法也不少。我们肩负着神圣使命,绝不能有丝毫退缩。物资补给方面,我们可规划合理的运输路线,与海南周边港口协作;人力调配,可从各地水师中挑选精干力量,同时招募当沿海渔民参与建设。此岛虽然没有濙水,但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基业,我们定要精心经营,让它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待返回广州之后,我会向总督张人俊汇报,对南海进行详细规划,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进建设事宜。”
众人皆齐声应道:“是!” 那声音整齐而洪亮,犹如洪钟响彻在这片寂静的岛屿上空,久久回荡,仿佛在向这片土地庄严宣誓他们坚定的守护决心。
李准抬头仰望,发现日影渐渐偏移,高悬天空的太阳开始微微西斜。阳光透过云层的罅隙,洒下一道道如金色缎带般的光线,温柔地将他们的身影拉长在这片承载着无数故事的土地上。他们的脚步未曾有丝毫懈怠,一步一步,稳稳地丈量着这座岛屿的每一寸土地,仿佛肩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要为这片土地铭刻下独一无二的印记,让这片土地永远铭记他们坚定的足迹与矢志不渝的守护决心。
行至地势偏高的岛屿中央,一座石屋赫然跃入众人的视野。这座石屋独具一格,乃是以礁石精心堆砌而成,每一块礁石都仿佛承载着大海的记忆,其外观质朴无华,却透着一种历经岁月洗礼的坚实韵味,仿佛在默默倾诉着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石屋的顶上,覆盖着两个硕大无比的蛤壳,在阳光的轻抚下,蛤壳闪烁着温润的光泽,那光泽宛如梦幻般的光晕,为这石屋增添了几分独特而神秘的气息,仿佛在向人们暗示着这座石屋背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过往。
石屋的高度并不突出,大致与成年人的身高相仿,然而其宽度却颇为可观,足有五六米之宽。李准怀揣着好奇之心,缓缓步入石屋。屋内的景象略显陈旧,却处处留存着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只见里面摆放着几个土碗,大小各不相同,表面的釉彩已有多处脱落,那斑驳的痕迹恰似岁月留下的独特纹路,显露出岁月无情的侵蚀。石桌上,一层薄薄的香灰静静铺陈,宛如一幅无声的历史画卷,细腻地勾勒出曾经焚香的痕迹,似乎在诉说着曾经在此祈祷的人们对平安与希望的虔诚祈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