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讲春秋,论复仇(3 / 13)

手眼通天 暗形 1117 字 2022-09-26

态度转变耐人寻味,琢磨不透。

春秋笔法严谨,微言大义,诸多细微的表达差异背后,都别有隐情,绝非至圣随意而为。所以,后世诸家学派在注解这句话时,各执己见,产生巨大的分歧。

擅解春秋的学派有三家,其中,公羊家在《公羊传》里如是写道:“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讳。何贤乎襄公?复仇也。”

这段话很晦涩,翻译过来就是说,孔子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