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辟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5章 《潮汐现象》,无尽灰夜,柯辟邪,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有个地方叫月砂湾,这地方的潮汐一直都安安稳稳的。可谁能想到,一场邪门事儿正悄悄降临。
那是个怪日子,月亮刚好悬在浪蚀崖的豁口处。龚龙正盯着他的测潮仪呢,突然“砰”的一声,测潮仪炸裂了。裂缝里渗出蓝绿色的荧光,在岩壁上竟拼出了昭和十七年的日历。这时候,滩涂上有个浑身挂满藤壶的老渔民,跟疯了似的,拿着生锈的鱼叉就割开了自己的喉咙。那血沫子啊,随着反常的涨潮,“咕嘟咕嘟”地漫过了三百年都没动过的水位碑,就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中元节后第三天,月砂湾的潮汐开始不对劲了,居然逆行起来。龚龙可是海洋局首席研究员,一拿到那异常数据,撒腿就往观测站跑。到了那儿一看,值班员小吴正拿着圆规在自己眼球表面刻浪花纹路呢,那眼睛鲜血淋漓的。
龚龙一把拽住小吴的手腕,大声喊:“涨潮应该间隔12小时25分,现在每7分44秒就来一次,你在干啥呢!”小吴像中邪了似的,突然挣断手骨,“嗖”地一下就扑向正在退潮的礁石区。龚龙追到崖边,就看见小吴脖子卡在岩缝里,随着潮水一起一伏,活像个提线木偶。
龚龙一头扎进档案室,那霉味熏得他直皱鼻子。他翻啊翻,终于翻到了1942年的《海防日志》。泛黄照片里,三十七个少年被铁链拴在浪蚀崖的天然石臼中,海水正“咕噜咕噜”地往他们大张的嘴巴里灌。备注栏写着:“月读计划试验体,潮汐共鸣达标率97%”。
老站长颤巍巍地指着观测站地下室,声音都哆嗦了:“当年日军把这里当解剖室,他们说孩子的颅腔形状能改变潮汐频率。”龚龙打开那生锈的铁门,就瞧见布满抓痕的解剖台上散落着珍珠母色的碎骨,每片都刻着浪花纹。这事儿,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邪乎。
妹妹龚玥失踪那晚,潮汐间隔更短了,缩短到3分33秒。龚龙在妹妹卧室找到个陶罐,打开一看,里面是用人齿穿成的潮汐风铃。最大那颗臼齿,一瞧,竟然是三天前溺亡渔民的,齿面还刻着昭和年号。
这时候,海底传来管风琴般的轰鸣。龚龙用潜水摄像机一看,妈呀,那景象太吓人了:三百多具少年骸骨嵌在礁石中组成巨大共鸣腔,龚玥正把新鲜尸体塞进骨骼空隙。她一转身,潜水镜里映出她后脑勺裂开的鳃状器官,就像个来自深海的怪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