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安南事了
凌晨二更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8章 安南事了,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凌晨二更半,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浔接着说道:
“我不愿与其同流,但在军令上又不得不听命于他,因此,罪臣高浔,有愧大唐!有辱先祖之英明!”
这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
高浔的先祖高崇文是唐朝名将,何志远自然也曾有所耳闻。
草根出身,大字不识,却智谋过人,治军有道,曾大破吐蕃,收复西川,六十四岁病逝后配享唐宪宗庭庙。
只有贡献卓着的重臣死后才能享当朝皇帝庭庙,可想而知高崇文当年地位是多么受尊崇。
其后代高骈习武好文,身为武将却有诗词数十首被流传,西北平乱,收复河州、渭州,驻守西川抗击南诏,在蜀地建立多道关隘,也是战功赫赫。
后来南诏向东南进军,占领了安南交州,高骈率军南下从南诏手中夺回交州,重新收复了安南都护府,出任静海军节度使。
后来接受朝廷调任,高骈入朝担任右金吾卫大将军,便由高骈之孙高浔接管安南。
但高浔接管安南期间,当地世族曲家已经势大,家族中很多人都担任安南各处要职,把弄政权,掌控了大量兵力。
但名义上又并未反叛大唐,只是单纯的政斗,因此高浔也没有理由处置曲家。
后来,朱温把持朝政,任命其兄长朱全昱为静海军节度使,高浔失去实权,变得更加被动。
但朱全昱并未上任,而是携母回老家休养。
因此曲家家主曲承裕便乘机自封为静海军节度使,负责管理安南都护府事务,并上书朝廷,获得了朱温的应允。
自此,曲家便彻底掌控了安南,而高浔则沦为安南的一名普通将领。
高浔向何志远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过往,并且还事无巨细地主动告知了安南都护府现在的情况以及曲家的势力。
何志远也对其产生了些许信任,将大唐现状以及护国公的事悉数告知。
高浔的思想虽然有些死板,有点愚忠,不太擅长变通。
但还是对刘策的改革大为赞赏。
一番交流后,两人意气相投,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有如此大能者助我大唐,何愁不兴啊!承蒙不弃,我高浔先干为敬!”
天黑后,两人已经在偏殿直接喝上了,听着何志远述说的护国公各种伟绩,高浔深受激励。
但喝着喝着,高浔竟突然直接哭了起来:
“呜呜呜......想到前两日我率军追击的军队,竟也是护国公的人,我......我内心已然追悔莫及!羞愧难当!简直是无地自容!呜呜呜......”
对于这事,何志远也不好说什么,也不能说高浔有错,只能照实说道:
“此事好在你并未攻破城池,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不过蔺州部族确实因为你而伤亡不小,日后见面,你自当赔罪,至于他们是否肯接受,我不敢保证!”
高浔抬手表示无需多言:
“他日我定会亲自向他们请罪,不论他们想要如何处置,哪怕让我赔命我也认!何大将军无需为我为说话。”
“能在此时结识何大将军,得知大唐目前的实力,从而展望未来!我已无憾!总好过耗费在这安南,屈身于曲家势力之下,不见天日!”
当日,两人聊得很晚。
......
第二天,高浔为了避嫌,将自己驻扎在城外的两万军队分批遣往了与交州相邻的峰州、鸿洲等地,只在交州留下六千人,帮助何志远肃清曲家势力。
何志远也按照惯例,对交州进行了基本的改革,分配土地,安抚百姓。
让军中干事在这边培养一批人手,以便能够彻底稳定整个安南都护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