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挣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9章 诸葛死间,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老土不挣钱,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话问得诸葛瑾一脸蒙圈,诸葛瑾连忙解释,自己并非冷酷无情之人,焉能因为诸葛亮不愿意辅佐东吴就杀了自己的亲弟弟?!而且诸葛瑾把当日的事情告诉了袁尚,他和周泰去请二弟诸葛亮出山,结果到了卧龙岗,草庐一片废墟,全是焦炭,只从尸体的形态上辨别出是诸葛亮。而诸葛瑾说周泰让他去山岗去看几个可疑的人物,他们刚刚下山岗往西而去。
诸葛瑾说他能认得一个人的背影,说那人走路时背影奇特,好似一匹狼在雪地里走路,而且那人隔着老远曾经回头望向卧龙岗,诸葛瑾虽然看不清相貌,但是那个气质与姿势却与袁军之中的一人极其相似。
“可是本帅的军师之一,司马懿?”袁尚的脸色变得愈加阴沉。
“正是此人!”诸葛瑾吞咽了几口口水,还是冒死问出了心中疑惑的问题,“吾二弟之死,可是主公派司马懿去做的?”
袁尚叹了一口气,说道:“好糊涂啊你。本帅是曾经派遣司马懿去招募令弟,而且下的命令是他不愿意投靠,可以把此人绑来,但不能伤及他的性命。我身为一方诸侯,岂会背负杀贤之名?若是如此,今后谁还敢投靠于我?何况我若真的派人杀了你的二弟,岂会容你投靠于我,索性杀了你便是了。焉能用一个仇家做臣子?诸葛瑾,你也是个聪明人,当知道其中的真相和关节是什么!”
诸葛瑾点头称是,之后说出了自己的判断:“那就是司马仲达妒贤害能杀了我二弟。他是发觉我二弟的经天纬地之才干,因此怕我二弟在,他司马懿便再无出头之日,于是违背了主公您的命令,杀了我二弟并且嫁祸给他人!”
袁尚目前已经有了人证,加上赵云之前说的司马懿借自己的手把自己的在荆州的仆从全杀了。可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但是袁尚告诉诸葛瑾,有朝一日,他一定会让司马懿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但目前袁尚在用人之际,所以他要求诸葛瑾不要对司马懿显露出任何异样!要诸葛瑾以大局为重,他的仇恨,袁尚将来会替他报偿的!
诸葛瑾无奈之下也只能应允。
随后,他便被以俘虏的身份“遣送”回汝南城,当做被释放的俘虏去促成袁尚的计划。表面上袁尚是想“以和停战”,但真正目的是“以和助战”,希望在所谓“和平洽谈”的幌子下找寻东吴的弱点和破绽,之后出其不意的给予打击。
然而这个计谋被庞统一眼看穿,他告知孙权,诸葛瑾被俘虏之后去而复返,带着所谓的联姻之事而来,其中必有蹊跷。孙权本就不怎么相信诸葛瑾,前番有周瑜来信,讲诸葛瑾极有可能在襄阳城变节,虽然没有实证,但是毕竟是诸葛瑾的侍从来周瑜营中来传递贾诩的假消息,从而被利用施放缓兵之计!
庞统言,诸葛瑾若是变节,则是袁尚拿不下汝南城,无计可施后使用的计谋,想扰乱江东的大后方,之后趁着东吴军队以为和谈之际防备松懈,袁军好找到己方的破绽!
孙权闻言十分恼火,本身诸葛瑾就是当初自己安排做弃子,好拿下荆州中北部的,此番他回来,本就让孙权有些面子过不去。结果又十分身份可疑,于是索性把诸葛瑾交给凌统审讯,要他说出实情。
凌统之父新丧,他本人痛恨袁尚还有一切致使荆州战场失利之人,他本就听说是诸葛瑾的变节导致周瑜攻城不利,父亲凌操才舍命去亲自爬城进攻。这个诸葛瑾算是导致凌操身死的罪人之一。
于是乎凌统可逮到了报仇雪恨的机会,他对着诸葛瑾严刑逼供,折磨得诸葛瑾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好肉,就连子孙根都给捏碎了!诸葛瑾本不是什么贞洁硬汉,其实刚上来被鞭挞几鞭子后便招供了。但是凌统为了泄愤,对他使用各种酷刑,最终把诸葛瑾给折磨致死。
孙权得知后,反而赞许凌统审问有功,其实把诸葛瑾给凌统审讯就是卖凌统一个人情的,让凌统对自己感恩戴德的。
诸葛瑾既然已死,自然再无和谈之事,孙权也严加把控后方,严禁一切劝说联姻之事,尤其对吴国太内府之中,采取消息屏蔽,专门让张昭张纮控制好女眷的传闻消息。
袁尚不出两日便得知了诸葛瑾的死讯,派遣诸葛瑾去做奸细、搞和谈的确还是太理想化了,最终没有骗过东吴智囊团,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忽然有一刻,袁尚意识到自己似乎被人算计了,着了道!
算计他的并非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谋士司马懿!
司马懿向自己提出“边打边谈”、“以和助战”的思路,这个思路很容易就会让袁尚想启用被俘虏的诸葛瑾去赌一把能不能骗过东吴的谋士们!
而如此一来,诸葛瑾就要冒着性命危险去做“无间道”,其实是所谓的“死间”。十有八九会被拆穿,之后死在孙权之手。
况且诸葛瑾对于袁尚是可有可无之人,所以袁尚肯定舍得用诸葛瑾去赌一把,赌输了无非也就是损失了一个投降的谋士,何况实力也不咋滴。
袁尚意识到,这其实是司马懿用所谓的进谏计策,引导、引诱自己去牺牲诸葛瑾去做奸细。这样司马懿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自己的心头大患!
只怕司马懿早就打听到诸葛瑾当日去过卧龙岗,而司马懿在山岗下的雪地上回头望向卧龙岗时,也记住了诸葛瑾的容貌。如今诸葛瑾被俘虏,虽然袁尚对诸葛亮之死没有表露出任何怀疑,但是诸葛瑾作为这件事的最重要的证人,他只要存活,始终都是对司马懿的一种威胁!
而诸葛瑾被俘虏后,押送到袁尚军中,一直是周仓和亲兵卫队看管,司马懿没机会搞暗杀,而且暗杀的风险太大,若被袁尚知道反倒会引起这位心思缜密的主公的无端怀疑。所以最好除掉诸葛瑾的方式就是借刀杀人和公报私仇!
司马懿的一条谏言,就让诸葛瑾送了性命。
袁尚如同原史中,中了反间计的曹操一般,后知后觉,诸葛瑾死后才醒悟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