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伯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假婆婆,小镇神仙,小镇伯爵,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长生和刘玉石两人返回到自己的班级,1班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因为两个实验班太拖拉,3班和4班的同学先进去参观。
参观完纪念馆就可以直接回去,被人插队,让2班的人很是不爽,本来他们是排在前面的,都是1班给耽误的,所以2班很多同学对着1班的队伍说风凉话。
不管自己班级怎么垃圾,那也是自己班级,自己折腾可以,但是外人不能说,特别是和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外人,所以眼看两个班级就要爆发冲突了,还是李长生大喊了一声:“班主任来了!”
大家这才平息下来。
李长生没有骗大家,王建州和侯海强真的来了,这两人刚才也不知道干嘛去了,一直都不在,要是在的话,1班早就完成任务了。
不过现在来了,也来得及,有了侯海强在旁边,1班的工作进度陡然加快,3班4班参观完之后,1班也终于把擦拭墓碑的工作完成,然后两个班的同学一起进入了纪念馆中。
里面的展厅很大,有关于沂县本地烈士的介绍,也有关于淮海战役牺牲的全国各地烈士的感人事迹。
在纪念馆一个专门的介绍区,李长生也弄清楚了小山上那位革命前辈的名讳,郑世林(小说虚构人物)。
他是湘省湘西人,牺牲时为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团长,他们团在战斗中坚守阵地,在炮火的猛烈攻击下,毫不退缩,最后团长和政委全部壮烈牺牲,他也是整个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我军最高的将领。
除了那位将领,展厅里那些为了祖国的解放付出了生命的士兵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钦佩。
李长生继续参观,纪念馆里还保留了很多烈士遗物,如衣物、武器、信件等,都为当年的原物。
烈士陵园还有一个高科技展示厅,通过图文,场景再现以及多媒体、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了当年淮海战争的残酷。
没用太长的时间,整个纪念馆也就全部参观完了,1班和2班的所有人,在各自班主任的带领下,有序离开,然后再到烈士陵园的门口,准备坐车返校。
不管别人怎样想,李长生觉得学校组织的这次扫墓活动非常有意义,再结合网上的一些现象,他明白了,有些人的爱国是挂在嘴上,有些人真的愿意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其他人虽然没有他这么高的觉悟,但是至少那一个个矗立的墓碑也还是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回去的路上,大多数人都很沉默,至少没有来的时候那么欢乐。
想到墓碑,李长生忽然记起来那位郑团长在他走的时候,让他常回去看看。
他到现在都还没弄清楚为什么天眼在开始的时候看不到那位前辈的模样,没有搞明白这些之前他可不敢再去。
他可以肯定,对方不是鬼魂,因为不符合常理,而且在他的身上也没有感受到那种鬼气,大概率他应该还是三魂中的人魂,因为环境的某些原因让自己有机会显现出来。
星期天的时候,去问问爷爷,没有问题的话,李长生再抽个时间过去看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回学校的车子开得很快,一直送到教学楼下面才停下。
回来的时间有点早了,下午的课都还没上完,王建州让他们回教室上自习,不要乱跑,并交代班长,让她管理一下班级。
“生哥,你们马集过清明节,除了去上坟,还有什么其他的习俗没有?”刘玉石问道。
“有啊,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鲜柳枝!”郑静静抢答道。
“就是河边的那个垂柳么?插那个玩意干嘛,有什么寓意么?”
“不知道,端午插艾草,清明插柳枝,我们那习俗一直是这样,也没人知道有什么意义。”
马集镇和刘玉石的双河镇隔着还挺远,两地的风俗习惯稍有不同,也很正常。
“我们小区里面也有人保留了这种习俗,清明节的时候在大门上插柳枝,我小的时候不知道,还给别人拔了。”王安同说道。
“可能是取留字的谐音吧,表达对亲人的相思之意。”李长生给出了自己的猜测,挺合理的。
不过有些风俗,可能当初就是某个古人一时脑子抽风,后来大家都模仿,并没什么道理可言,比如福字倒着贴。
“1班的班长好像在跟他们班的人吵架,你们要不要去看看?”刘满刚进来,对着众人说道。
“有没有打起来?”王安同兴奋地问道。
“没有,就方林那挫样,他就是个没种的男人,他敢跟谁打?”刘满一脸的不屑。
没打起来,众人的兴趣瞬间锐减。
这方林,以前也就1班人骂骂他,现在2班人提到他也是牙痒痒。
李长生跟方林打过几次交道,觉得他还好,说话也和和气气的,至于他喜欢跟女孩子打交道,这也没办法呀,有些人有天生的异性缘。
果真不出所料,1班方林的闹剧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就这样偃旗息鼓了,2班的同学也并未关注,但是事情并没有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据雷坤后来讲,他们班里大部分的男人,联名写举报信,要求侯海强罢免方林的班长职务,改任他们班的王景辉为新班长。
侯海强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本来不想顺了学生的意,只是这1班有种的男人还挺多,他们还写信直接举报到校长那里,听说侯海强被学校严厉批评。
最后不得已,班长只能改为王景辉,听说1班人为此奔走相告,不过这一切和李长生没有任何关系。
“李长生,你今晚带我回家吧?”第三节晚自习,快下课的时候,郑静静说道。
“怎么了?姚阿姨做什么好吃的么?”
“不是,我妈预产期快到了,我想回去陪陪她,我怕她一个人在家里危险。”
“不是可以提前送医院里待产么?”
“医院里的味道太难闻,我妈她不喜欢去。”
“我一直想问你,又不敢问的,我说出来,你别生气哈。”
“你说吧,我不生气。”
“听我妈说,你爷爷去世了,那你奶奶呢?怎么从来没看过你奶奶的?”
“我奶擒人(改嫁)了,我爸十几岁的时候,我爷爷去世,我奶就丢下我爸和我小姑跑了。”
“跑哪去了?”
“马沟村!”
“那也不远的呀!你爸没去找过她?”
“去过,但是我奶她不回来,后来实在没办法,我爸那时候也小,根本没能力照顾妹妹,经过村委会的劝说,我小姑最后就跟着我奶去了,我爸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
“啊,郑叔叔小时候那么坎坷么?那他后来怎么生存下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