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斤白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贵人提携,乱世第一能臣,两斤白酒,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看到没有,还可以起草诏书,为皇上讲解经籍,这是多么重要的职责,这是多么神圣的使命,能是一般人当的吗?可皇上并不了解啊,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推荐,对了,就是这些进士的老师推荐。还好曾国藩有位权重一时的老师穆老师。穆老师就在道光皇帝面前说,“这个曾涤生(曾国藩的字号)水平不错的。”

有了这句话,曾国藩就算是混出来了。千万不要小看庶吉士,举个例子,你们就明白,庶吉士有多么重要了。明代的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明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什么意思?大家知道,普通百姓要走上仕途,一般是乡试,即考秀才。中了秀才后,才参加省试,考中了就是举人。而当了举人,才有资格去北京,参加会试,既考进士。

这一路上考试下来,过五关斩六将,中进士的平均年龄大约在38岁左右,人都进入中年了。好了,你要成为庶吉士,还要考试,成绩不但要优秀,还得有人推荐。而明朝时就要求,进入内阁,必须进士--翰林--内阁,一条完整的流程图。

因此明清时,把庶吉士称为“储相”,既相当于候备相,当然我以为这有点拔高庶吉士的地位了。不过话说回来,能够成为庶吉士,都有机会平步青云,大名鼎鼎的明朝万历内阁首辅张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清朝的汉人大臣中,很多也是出身翰林庶吉士。对于这些历史,曾国藩非常清楚。一条金光大道在向他招手了。

但是鸦片战争后,清廷的羸弱,当时曾国藩只想留在北京,一步一个台阶,在老师的护送下,尽快升起来。事实证明,曾国藩之后,提拔也确实快,1843年,32岁的他,就受命为四川乡试正考官,相当于如今教育部的处长一类的官员。当年8月,因为表现出色,补授为翰林院侍讲。这就已经是从四品了。12月,曾国藩充文渊阁校理,正四品。

在1850年的时候,让当时在穆老师的护送下,曾国藩还不到40岁,官已至礼部侍郎,相当于是今天的副部级干部了。完全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明星。可以说,曾国藩继续呆在北京城,经常可以接触到皇上,还可以时常与老师、朝廷重臣们坐而论道,前途无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都市修仙,从废物赘婿开始

一战成名

美女老板娘爱上我

浪浪乾坤

18岁成神豪,从此深情是路人

念响之余

荒帝尊

远方可在

翰飞戾天之护龙帅流浪都市

贫僧有点胖

暴富了,我还是又怂又矫情

萌面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