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汉匈之战——封狼居胥(6)
孤者自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章 汉匈之战——封狼居胥(6),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孤者自怜,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左贤王打不过,只好掉头就跑,霍去病则上马去追。他俩一个跑一个追,一路追到了狼居胥山跟姑衍山附近的单于庭。
匈奴的军队被打崩溃了,三个匈奴王被抓,一大堆高级官员,什么将军、相国之类的,一共被俘虏了83个,这一战,霍去病一共斩首人。”
“结束之后呢,霍去病还没有急着回家。
他先是带着大军去了狼居胥山,在那儿进行了祭天封礼,然后又去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彻底瓦解了匈奴的反抗意识。”
前面的地图上面写过,肯特山有个别名叫狼居胥山。
因为它的周边是平地,所以游牧民族是围绕着肯特山生活的。
他们一抬头就能看到肯特山,肯特山也是他们眼中唯一的一座高山。
所以几千年来,肯特山成了游牧民族祭祀的中心。
在他们眼中,肯特山就是他们的神山。
现在霍去病这么一搞,匈奴算是彻底绷不住了。
“这一战结束之后,霍去病差不多是推平了匈奴的基地,彻底获得了胜利,自此匈奴远遁,漠南再无王庭。
霍去病还把之前被匈奴赶到东边的乌桓徒居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这五个郡的外边,让他们随时侦查着匈奴的动向。
同时汉朝也让他们的部落首领每年都要前来朝见,并设置了乌桓校尉,让乌桓不能跟匈奴接上头。”
漠北之战的影响贯穿了中国的古代历史,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了中华文明武力上的最高奖状,被武将追求,为万世敬仰。
此战损失十分之三\/二(史记\/汉书),代价算是比较小的了。
“刘彻想要表扬回到长安的霍去病,除了增封他的食邑,另一个就是设置了大司马一职,所以霍去病又称大司马骠骑将军。
除了这两个,刘彻还给霍去病修了一个豪华的大宅子,修好之后让他过去看看满不满意,但是霍去病的回答只有八个字,同学们一起来念出那八个字。”
学生们,“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此话出自《 续资治通鉴·宋纪 》,《汉书·霍去病传》中记载的是: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一字之差,区别不大。)
“史书上留下的几个字,代表着霍去病势要把匈奴赶出中原的决心。我们这部分的内容就在霍去病的这句话中结束了。”
“总结一下,卫青七次出击,连杀带俘4万多人,霍去病六次出击,连杀带俘11万人,加上浑邪王降汉的4万多人,总共20多万。匈奴鼎盛的冒顿时期,总共有士兵30万人,现在直接少了三分之二,自然没了继续跟汉朝对着干的实力。
但汉朝也没好到哪里去,这么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力,就国力层面来讲,双方属于是两败俱伤,所以两边的人都急需修养,汉匈之间就出现了一个相对较为和平的时期。”
史料上说,匈奴远遁,撤走之后,休养了7年。
可是,对于汉朝而言,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汉武帝刘彻的野心怎么可能局限于西域以及匈奴身上。
“不过两年的时间(117),因为伊稚斜单于拒绝向汉朝称臣,所以刘彻开始准备动员,想要再次出兵攻打匈奴,但就在这个准备期间,24岁的霍去病因病早逝了,刘彻不得不终止此次作战。”
说到这儿,于丽沉默了一会儿。
“霍去病的死,让整个汉朝为之悲痛,他就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天空,照亮了汉朝的夜空,振奋了民族的士气。
可他也像流星一样快速消失在所有人的眼中,消失在天边,大汉少了一个军功卓绝的将军,百姓少了一道扬眉吐气的旗帜,历史少了一枚闪闪发光的星星。”
刘彻将河西五郡的铁甲军调过来,让他们列成阵排成两列,从长安一直排到了霍去病的坟墓外。
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样子,周边有14座巨石雕像环绕,为首的那座叫做马踏匈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