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实名制的重要性
孤者自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实名制的重要性,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孤者自怜,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收到战报的刘彻暴怒,群臣也在骂李陵,刘彻又把司马迁喊到跟前,询问他对李陵这事儿有没有什么看法。”
司马迁:李陵对母亲孝顺,对士卒讲信义,又怀有报国之心。
他吸引了匈奴的全部主力,并杀敌一万多,今日他战败了一次,群臣就群起而攻之,实在令人痛心。
而且李陵自救不暇时,依旧转战千里,哪怕将士们赤手空拳也依旧殊死搏斗,奋勇杀敌。
我看他应该不是真心投靠匈奴,只是想活下来戴罪立功,继续报效朝廷。
“司马迁说完这番话后,没多久就被刘彻施以宫刑了。”
于丽:嗯……司马迁的话听着也没问题啊。
“要想讲清楚这件事,还需要讲其他的内容,所以在战争这一块儿我们暂时略过,后面再补充。
总之,这一战,李陵投降了。
或许李陵投降的时候确实是想到了自己手下劝自己的话,想要之后再趁机逃回汉朝,但他想多了。
自从且鞮侯差点被汉使刺杀,赵破奴也偷偷溜回汉朝后,匈奴就对俘虏看的特别严,李陵根本就找不到机会逃跑。”
“两年后(97),李陵不逃了,并打算全心全意地跟着匈奴,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全家都被刘彻杀了,至于原因,这就需要讲到第5场战役了。”
前97年,汉朝军队再次集结,20多万士兵兵分三路出击匈奴。
李广利率6万骑兵、7万步兵为主力,路博德率万人出朔方,担任后援。
韩说率3万步骑出五原。
公孙敖率1万骑兵、3万步兵出雁门。
“这一战,跟当年的漠北之战相比,气势很足,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李广利遇到了单于的10万骑兵,双方面对面硬刚,打了十几天,因为补给不足,汉军只好退兵。
韩说的军队没有碰到匈奴,只能无功而返。
公孙敖遇到左贤王,作战不利,士兵损失惨重,只能狼狈撤退。”
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就这样草草收场,既没功,也无罚。
“但公孙敖给刘彻带回来了一个消息,他说自己之所以没打过匈奴,是因为他听说李陵在给匈奴练兵,现在匈奴的实力上升了不止一点,所以他才会狼狈撤退。
刘彻听完大怒,所以才会下令杀了李陵的全家,李陵也是在听到自己全家被杀的消息后放弃了逃回汉朝。”
“等到汉使再次出使匈奴的时候,李陵询问他,自己带着5000士兵浴血奋战,最后因没有救援才投降,他有哪里对不起汉朝,为什么刘彻要杀他全家?
汉使说,陛下是听说有一个李少卿在为匈奴练兵。
李陵一听就明白了,他跟汉使说,那不是我啊,那是李绪。”
李绪原本是边境都尉,后来投降匈奴了。
他跟李陵一样,都字少卿。
少卿在当时,算是很普遍的字,公孙敖听说有个叫李少卿的在给匈奴练兵,就以为是前不久投降的李陵。
“误会已经发生,李陵之后就真的归顺匈奴了,单于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封他为右校王,李陵从此成了匈奴掌权的贵族。”
“刚开始李陵不敢访求苏武,后来是且鞮侯单于派他去劝降苏武,李陵跟苏武才碰上面。
李陵开门见山,直言自己的来意,他跟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你的交情深厚,所以才派我来劝你归顺匈奴。”
李陵:你到死都回不去汉朝,现在白白在没人的地方受苦,就算坚守信义又不会有人看到。
你哥哥在给皇帝驾车时,因为撞到柱子导致车辕折断,被人指控大不敬,已经拔剑自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