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请替李梦阳升迁疏,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大唐彦祖,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陕西。
杨一清年少时聪慧过人,七岁时便被视为神童,特准入翰林院学习。七岁稚童入翰林院学习而不是国子监,也足可以看出杨一清在年少时究竟多么厉害。
他的人生履历比起杨廷和来说都丝毫不弱!
弘治十八年的时候他提出的解决陕边茶马贸易的建议,更让大明从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此时杨一清手中握着一份兵部尚书刘大夏的信件。
“应宁,此番举荐你去哈密军事重地,虽职责重大,但也任务艰巨!”
“王世昌经略哈密十二年,哈密皆属王世昌之部下,汝上任后,务必清除王世昌留在哈密之部,还哈密朗朗乾坤!”
杨一清是刘大夏提拔上来的,对刘大夏很是感激,此次朝中攻击王越无果,杨一清也很是失望。
他也是坚定的文官集团,长期在边塞履任,对朝中局势不是太了解,能了解的也只有朝中一些大事以及官场的一些传言。
他深受刘尚书、李阁老、马尚书的影响,也认同哈密边塞皆是王越部下,哈密是王越之哈密,非大明之哈密。
此番又接到刘大夏的信件,杨一清暗暗发誓,此番去哈密,定要用尽毕生之力整治哈密武将任命,凡兵部之人皆要任命要职,凡王越部下,皆弃用,逐渐让王越在西北的所有影响力全部消弭!
……
南直下了一场小雨,杨廷和孤独落寞的离开南京,临行前回望南京城,和当初在京师一样,依旧无一人前来送别。
杨廷和的处境比较尴尬,他是太子的老师,被打上皇党的标签,和文官士大夫关系很微妙,文官士大夫们不敢对杨廷和施以真心,谁能保证杨廷和不会临时反水皇室?
这次就是最好的印证。
因此在京师时,杨廷和即便任命礼部,依旧被孤立。到了南京,他又因吏治改革得罪了南京大部分士大夫官僚,依旧不被文官容纳,遭到排挤。
不过杨廷和这个人向来固执迂腐,他压根不在乎这些。
但总归心中不是滋味,虽然他在南京贬了许多官吏,但也提拔了一些实干的官吏,这些人依旧对他的政绩不认可。
小雨淅淅沥沥,杨廷和撑着雨伞,孤独萧瑟的朝着南京城外官道的轿子前走去。
从从三品的南京吏部左侍郎贬为正五品的宁波府知府,杨廷和颇为受挫。
不过这些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已经很好了,最起码没有锒铛入狱,也没有被剥夺官职。
南京城外人烟稀少,杨廷和踽踽独行,就在快要抵达轿前的时候,他忽然眯着眼,朝不远处的凉亭望去,脸上顿时布满了震惊!
于是杨廷和快速踱步过去,躬身弯腰行礼道:“殿下,你怎么来南京了?”
朱厚炜笑了笑,道:“当时你来南京,我在正阳门送你,那时候你不知道。”
“现在你要去宁波了,我自然也要来送一送你。”
“杨师不要行礼,快快起来吧。”
杨廷和心中暖洋洋的,原来他不是孤臣,原来还有人记得自己!
朱厚炜正色,面色严肃的拱手行礼,对杨廷和道:“谢谢杨师。”
杨廷和赶紧避开身子,礼法和认知从来不允许他能接受皇室人委身对自己行礼!
“殿下勿要如此!微臣不敢!”
“微臣没做什么事,当不起殿下如此。微臣是罪人、伪君子,请殿下切勿如此。”
是非曲直,朱厚炜心里清楚。杨廷和也清楚,但他不愿意将他做的事给搬上台面!
尽管千夫所指,所有人都骂他伪君子,这份骂名委屈,他也心甘情愿背在了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