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洛阳书院,百家争鸣
醉酒西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6章 洛阳书院,百家争鸣,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醉酒西风,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孙续、郭嘉、戏忠离开将军府,在典韦、许褚及三百护卫的簇拥下,来到了洛阳书院。
兵士们停在外面,五人进入书院中。
洛阳书院的规模是几个书院中最大的,学子已经达到了三百余人,除了官员和世家子弟之外,还有一些寒门和客商的子弟。
但公孙续觉得以后的规模还应该再扩大,因为基层官员的需求量太大了。
在这里儒家的经学是第一内容,由于是乱世,兵家的学说,无论是书院中的先生还是学子也都能重视起来。
但是其他的,比如墨家、医家的学问,尽管公孙续提倡过,但重视的人依然不多。
公孙续给华佗和马钧都封了官,可毕竟太少了,哪里像儒家的,基本都是官,而且是大官。
听到公孙续来到了书院,孔融、郑玄、管宁、邴原、王烈等德高望重的海内大儒,以及许多学子都停下了手头的事,前来迎接。
今天也比较巧,华佗、蔡邕二人也在书院。
平时华佗在医馆之中悬壶济世,着书立说,而蔡邕专心修史。
“参见将军!”众人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公孙续将众人虚扶一下,“本来早想在书院来看一看,然事务繁忙,今日才有空闲!”
“将军以天下为重,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却能来书院,乃我等之幸,众学子之福也!”郑玄是年龄最长,声望最高的,他说道。
公孙续随众人在书院之中转了一圈,对里面的文化氛围非常满意。
在此过程中也知道了,蔡邕是因为在修史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与郑玄、孔融、管宁等人进行探讨,故而来到了书院。
而华佗竟然已经成为书院的常客,因为大家对他所创立的五禽戏非常感兴趣。
眼看着天下太平了,这些大儒觉得他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着书立说,传承经典,因此,需要好的身体,也都想多活几年。
学院的正中间有一个高台,每天早晨,所有学子都会在此集会,然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进行勉励一番,接着才开始一天的读书学习。
对于这样的仪式感,公孙续也很满意。
今天公孙续既然来了,孔融、管宁等人,将所有的学子都集中到了台前,请公孙续上台,勉励众学子。
公孙续当然不会推脱了,他今天来就是要给大家留点东西。
公孙续上台之后,所有的学子眼中都是满满的崇拜、敬畏。
连郑玄、孔融、管宁等人也是如此。
于吉可是活神仙,他的话,没有人会不相信。
何况事实也让他们折服,如此年轻,近十年以来,从默默无闻到突然崛起,如今已统一了整个北方。
诸侯争霸刚开始时,许多人都看好的是袁绍和袁术,因为袁家的底蕴太深厚了。
别人肯定都不是对手,但天命之子例外!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在少年,大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唐代韩愈的《劝学篇》原文,公孙续肯定没背下来,但是里面的经典名句后世人基本都记着,因为好多地方都在用,好多人都在用。
公孙续洋洋洒洒,甚至是信口开河,但下面所有人听的都很认真,一点儿也没觉到,里面的有些话与讲话者的年龄不符合,如果让郑玄这样的大儒讲,可能更适合,比如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在少年。
征东将军是天命之人,怎能以常理而论之?
“诸位学子,读书求学,所谓何也?”公孙续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