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轧钢厂要建分厂
90后的奋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8章 轧钢厂要建分厂,四合院:你居然给贾家下春药,90后的奋斗,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电动……自行车?”高振邦咀嚼着这个词,他毕竟是主管工业的领导,立刻意识到了这东西的不同寻常。他围着“钢铁飞马”走了两圈,仔细看着那结构紧凑的电机、厚实的轮胎和粗壮的车架,又伸手摸了摸墨绿色的漆面。
“不用油?光用电?”旁边一位主管运输规划的司长忍不住问道,“能跑多远?速度怎么样?”
“报告领导!”黄智超不知何时已经从卡车上下来,手里还拿着几张图纸,他适时地上前一步,语速清晰地介绍道:“目前的设计,充满一次电,在平路上大概能跑四十到五十公里,最高时速能达到三十公里左右。而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也比摩托车低得多!”
“嘶——”周围响起一片轻轻的吸气声。四十公里续航,三十公里时速,还不用烧油!这对于正面临燃油紧张,交通工具匮乏的当下,意味着什么,在场的都是行家,心里门儿清!
高振邦的脸色严肃依旧,但眼神深处已经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女婿了,虽然有时候爱冲动,但在大事上从不含糊。这“钢铁飞马”,绝不是一时兴起的玩闹。
“怀德,智超同志,”高振邦沉声道,“你们跟我来,去会议室,把详细情况跟部里的同志们都汇报一下!”他转头对身边一位秘书模样的人吩咐:“去,把主管生产、技术、计划的几位同志都叫到小会议室。”
“是!”秘书应声快步离去。
李怀德和黄智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李怀德心里更是乐开了花:成了!老丈人这态度,基本就成了!
小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严肃。黄智超配合着图纸,详细介绍了“钢铁飞马”的设计理念、技术参数、材料选用、成本核算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从城市通勤到短途运输,从邮政投递到公安巡逻,这玩意的用处简直太广了!
李怀德则在一旁补充,重点强调这是红星轧钢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胆创新的成果,是工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轧钢厂摆脱困境、转型升级的希望所在。
听完汇报,在场的领导们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思考。
“这个思路好啊!解决了大问题!”一位主管技术的副司长拍着大腿,“咱们国家现在油料紧张,很多单位的摩托车都趴窝了,自行车又慢。这电动自行车,正好填补了空白!”
“成本能控制住吗?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难度大不大?”计划司的同志比较务实。
“技术方面,核心的电机和控制器是关键,但我们已经初步攻克了。”黄智超回答,“至于成本,初期可能稍高,但只要形成规模化生产,绝对比摩托车有优势。而且我们轧钢厂本身就有钢铁材料和机械加工的基础,很多零件可以自产。”
高振邦一直静静地听着,偶尔目光扫过李怀德和黄智超,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等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他才清了清嗓子,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高振邦身上。
“同志们,”高振邦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红星轧钢厂搞出的这个‘钢铁飞马’,我看,是个好东西!是符合我们当前国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东西!它证明了,我们的工人阶级不仅能炼钢,能生产螺丝钉,同样有智慧,有能力搞创新,搞发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有人担心技术,有人担心成本,有人担心生产。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否定一个好苗子!我们搞工业建设,就是要迎难而上,就是要支持这种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李怀德身上:“红星轧钢厂,有基础,有干劲,也有初步的成果。我提议,部里应该给予重点支持!将电动自行车的研发和生产任务,就落在红星轧钢厂!”
“我同意高副部长的意见!”技术司的领导率先表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