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仔细看过之后,倒也没有发表什么评价。 虽然当时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的说法,可这时的谢迁早就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阁臣了。在被迫致仕之后,他整个人虽说看起来还很是乐观,但了解他的人明白,他心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消失了。 在谢迁的生涯中,像周侯灿这样跳出固有学说的自然也不是没有见过。就比如说他同乡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王守仁,再比如说乙丑科二甲第三名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