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暗潮涌动的倭国棋局
胖的很显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8章 暗潮涌动的倭国棋局,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胖的很显眼,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78章 暗潮涌动的倭国棋局
“启禀陛下,臣兄所言不虚,如今倭国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 郑忠明深吸一口气,开始沉声讲述:
“倭国德川幕府的幕藩体制虽构建起中央集权的架构,但内里矛盾丛生,将来必然发生大乱。”
“德川家纲虽承袭将军之位,实权却尽归老中酒井忠清之手。";郑忠明的指示棍点在江户城徽上:
";自德川家康立幕百余载,至家纲已是第四代,幕藩体制看似稳固,实则外样大名离心日甚。全倭国二百六十余藩中,萨摩、长州、水户三藩已成鼎足之势。";
";酒井忠清的';文治武功';实为削藩毒计,强令各藩献金重修日光东照宫,仅水户藩就需缴纳白银十五万两。幕府去年还强征二十万农兵修筑甲州街道,结果引发十三起百姓一揆,暴民甚至焚毁了骏府城的粮仓。";
“德川幕府推行的交替参觐制,以此来控制各地大名,然而也引发诸多不满。” 郑忠明继续说道,“就拿萨摩藩来说,岛津氏家族势力庞大,对幕府的控制深感不满。”
“然而,这一制度也引发诸多不满。” 郑忠明继续说道,“就拿萨摩藩来说,岛津氏家族势力庞大,对幕府的控制深感不满。”
“岛津光久表面上遵守幕府命令,暗中却在积蓄力量。1他们在鹿儿岛秘密铸造大佛次郎炮,这种火炮威力巨大,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
“而且,萨摩藩每年向郑家提供数十万石硫磺,以此换取郑家的支持,秘密建造数十艘安宅船,偷偷扩充海上力量。”
“倭国经济,看似繁荣,实则脆弱。长崎港作为对外通商的主要港口,其中三成是通过郑家商队进行的。”
“倭国对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需求极大,除了少量自用之外,更多用于与西洋和那样各国贸易。”
“倭国至今仍以农业为主,他们推行石高制,农民需将收成的 一大半 作为年贡缴纳,剩余部分勉强维持生计。农民为了饱腹,开始更多种植棉花、烟草等作物,这也导致了部分地区的缺粮。”
";更致命的是,由于倭国石见银山枯竭,各藩私铸恶钱泛滥,仅备前藩的';吉备永乐';便让米价暴涨两成。”
“倭国的军事亦是不弱,不过与当今的大明相比,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亦或是陛下所说的那、那个空军,便如萤火之于皓月......”
“最后,倭国幕府已经推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多年,严禁民间船只和人员出海,一旦抓获便要处死,同时严禁外国人进入倭国。”
“不过,倭国虽然禁止其他外国人进入日本,但大明人员和商船的限制却少的多,是因为其文化、商贸对对天朝依赖太多的缘故。”
郑忠明镇定下来之后,便显示出其难得的才能,把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诸多现状娓娓道来。
朱慈炯和文武众臣全神贯注的倾听着,不时便会插话追问一些细节,同时在心中默默算计和筹谋着。
良久良久之后,郑忠明讲解完毕停下了话头,接过了大侄郑经亲手送来的茶水,轻轻往后退出几步,让出了倭国舆图。
朱慈炯和张煌言、宋应星、殷齐山、李定国、杨三水等人,早已不知不觉围拢到了舆图之前,目光炯炯的注视着。
“文治武功、削藩、闭关锁国、农业羸弱、缺粮...”张煌言很快抓住了感兴趣内容,他觉得这些态势,有些熟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