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迁都北京
东方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5章 迁都北京,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东方笑笑生,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礼部很快出了章程,拟定姚广孝的谥号。
也难为这些饱读诗书之人了。
老和尚底子上就算乱臣贼子,哪怕是成功了,这些也都在史书中记录着。
想给他弄个好点的谥号也不容易。
翰林院那些笔杆子绞尽脑汁,在最短时间里把东西送到徐闻手上。
谥号“恭靖”。
“恭”指他功成身退,不贪念权势。
“靖”这是暗含靖难之役,也算是把姚广孝一生的功绩浓缩在这两个字里面。
徐闻过目后,觉得不错。
将奏表交给皇帝。
朱棣也点了点头,同意用此谥号。
“就这样吧,追封他为荣国公,他可以不要,但朕不能不给,生前给不了的,身后收了吧!”
“另外,朕想给老友亲手立神道碑。”
“一切遵照陛下的旨意。”
这是帝皇给自己老兄弟的身后之荣,徐闻能做的,就是尽力办好。
遵照老和尚的遗愿,哪怕是朱棣给他极尽哀荣,但还是不摆灵堂,不接受吊唁,静静地葬在了鸡鸣寺的后山。
跟随朱棣,徐闻来到老和尚的墓前,一个小小的土包,埋葬了一位十多年前威震天下的大人物。
徐闻看到后,难免有些唏嘘。
朱棣更是一屁股坐到了坟前,在土包上拍了拍,轻声说道。
“老伙计啊,你就这么走了,这世间的熟人又少了一位,说不定什么时候朕也下来陪你咯。”
徐闻忙进言。
“陛下春秋正隆,大明还要靠您千秋万代。”
“哈哈哈”
朱棣爽朗一笑:“你居然也会学拍马屁了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朕戎马半生,一生的伤病,现在有时候晚上痛的睡不着觉。”
“有时候想想,这样活着,还不如随先皇去了,就我现在的功绩,见了老头子,应该不会骂我,欺负侄儿了吧?”
徐闻沉默不语,这时候他说什么都没用。
面前这个已知天命老人的在发发牢骚罢了。
他可是永乐大帝,藏着一颗永不服输的强大内心。
“走吧!”
说完体己话,朱棣也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人,掉头就走。
刚刚徐闻的话里,有句他很认同。
大明此刻还需要自己这个皇帝,他没时间去感怀伤秋。
姚广孝的故去,只是在大明官场泛起了一层小小的涟漪。
他已经脱离朝廷太久,新进的官员只是听说过罢了,并不知道这位妖僧的厉害之处。
而老臣们则清晰地认识到,老和尚的死,代表一个时代的落幕。
以越国公徐闻为代表的新一代勋贵,才是朝廷的主心骨!
虽然此前徐闻已经隐隐有一代文臣之首之势。
但只有老一代的光辉全部散去,他们才算是正式接班,撑起整个大明。
帝国的脚步,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逝去而停下。
永乐十八年。
北京紫禁城正式落成。
徐闻全程督造,比历史上的那个规划更为科学,使用也更加方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