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登基前夜
东方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0章 登基前夜,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东方笑笑生,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靖难之后,朱棣听从徐闻的建议,让民间休养生息,对官吏加重考核外,也提高了待遇,比之洪武年间,好过了不少。
迁都北京,更是让当地的百姓得到了实惠。
帝国的心脏所带来的商业效益,以及各种隐性收益,不可估量。
两次北伐,没有动用国库,征发民夫,也都足银足饷,却将北元的残余势力连根拔起。
这样一位立下赫赫文治武功的皇帝,如何不令众人怀念。
大行皇帝的葬礼烦琐且复杂,同时还有太子朱高炽的登基典礼。
二者都是国之大事,礼部拿出了早就准备好各项条陈,按部就班开始执行。
这种情况之下,徐华和徐谦都没能在国公府中待多久,就被宫中叫走。
越国公可以避嫌不参与政事,可他们两人,一个京卫羽林左卫正三品指挥使,兼东宫詹事府司经局洗马。
另外一个部考功清吏司正五品郎中,兼东宫詹事府右春坊大学士。
二人都是东宫班底,潜邸旧臣,太子心腹,可不能像他们老爹一样偷懒。
徐华统领宫中禁军,严密防卫,谨防登基之前,汉王或者其他不开眼的再来触霉头。
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二人在那场遭遇战之后,对徐华在自己身边,倍感安心,令他日夜守卫,算是成了明朝的门神之一。
除了负责警卫,登基之前,当日负责大典仪仗锦衣卫的训练工作,也都交给了徐华。
礼部虽然有成套的规矩,但没人有经验。
上次登基还在二十多年前。
且大行皇帝出殡后,紧接着便是登基大典。
两个举国大典一前一后,大家都是新手。
要是有人行差踏错,谁担得起这个责任,不想掉链子,那就只有反复地训练。
徐谦的任务更重,父亲撂了挑子,但父债子还。
朱高炽回京后舟车劳顿,加上忧虑过度,身体状态一直不是太好。
所以和内阁的对接,六部在大典中的任务,各路藩属国使者布置,这些都压在了徐谦的身上。
还好皇太孙朱瞻基能够帮得上忙,让徐谦稍微轻松点。
多亏朱棣留下了一个运转良好的朝廷。
在徐闻的果断处置之下,政权基本是平稳过渡到朱高炽手中。
所有登基的工作也在紧张而有序地往前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太子朱高炽的内心始终有一丝遗憾。
明天就是登基大典,他把徐华和徐谦都召至大殿。
朱高炽靠在龙椅上,询问道:“越国公还是不愿意来参加大典吗?”
徐华答道:“末将这段时间忙于宫中禁卫并未回家,但舍弟劝说过父亲,这段时间父亲身体抱恙,一直卧病在床,听闻殿下再次召见,感恩五内,并托末将谢恩。”
说着,带着徐谦一起叩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