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墨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拜师,再兴大汉四百年,仕途墨客,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进见卢植还在推辞,便开口劝解:“卢公无需如此谦逊,满朝文武皆知公之才高。今有资格能为殿下之师者,于我观之,非卢公莫属,公莫再推托。”

卢植听到何进如此说,还是斟酌了许久,随后仍然推辞道:“谢大将军谬赞。卢某实知一人,胜我数倍,此人乃士林党首蔡邕也。唯因遭奸佞诬陷,今获罪而漂泊江海。大将军何不奏请陛下召其还于洛阳?蔡邕若知是大将军与殿下相助之恩,必感恩戴德,全力授殿下学识,不知大将军与殿下意下如何?”

什么?蔡邕?史实记载,蔡邕是在 189 年董卓进京后,因为需要寻求士林党人的支持,董卓才将因获罪在外流离失所的蔡邕召回洛阳的,并任命为祭酒。蔡邕在当时确实名气很大,为人也是磊落儒雅。可蔡邕最主要是在文坛和学术界地位很高,在我印象里蔡邕在治国理政上并没有太多的功绩与能力展现。这样的人虽然也是人才,但从对我的帮助来说,也就只有提高名望的作用。

在我思量之际,何进有些生气地对卢植说:“卢子干!因殿下敬重你,故而诚心欲拜你为师,然你今却推三阻四,岂不是太拂殿下脸面之意乎?卢子干,你如此所为,枉为人臣也!”

卢植见何进这种态度,也有些挂不住面子了,竟然针锋相对地说道:“正因我为人臣,故不欲贻误殿下。我为殿下计,不避嫌而举荐蔡公为殿下之师。蔡公学富五车,天下共知,岂不比我更宜为殿下之师乎?敢问大将军,我此举非为人臣之道么?”

听卢植虽然在与何进针锋相对,但话里又一次提到了蔡邕。哦!我明白了。卢植厉害啊,不错不错,这是阳谋,卢植这是为了帮助蔡邕脱离苦海呀,竟然能在此时随机应变,用一个合理的理由去帮助蔡邕。那好吧,蔡邕我也要了,但卢植也不能放过。

打定主意,我马上拦下两人的争吵,向着何进行一礼,朗声开口说:“舅父、卢公,愿你二人听孤一言。舅父,卢公所言蔡公,辩儿也常听闻,实乃大才。如此贤才,遭小人诬陷,漂泊于江海,辩儿也是痛心。蔡公诚为教授辩儿文化学术之最佳者,舅父可否帮助辩儿一回,使陛下赦免蔡公,召其还于洛阳。”

对何进说完后,我又马上面向卢植,继续朗声开口道:“但卢先生当知,人都是术业有专攻。蔡公虽于文坛、学术才能卓异,然不通兵法战阵之学。卢先生想使孤拜蔡公为师,卢先生也要答应孤,为孤之兵书战策之师,可否?孤不想仅为舞文弄墨之文人,孤也想成为卢公这般文武全才者,为苍生能提笔谋福祉,为太平可上马平匪患。愿卢公成全孤,孤于此再拜谢。”说完我一躬到底,等着卢植的答复。

说完,卢植惊讶地看着刘辩,好一会儿见刘辩还没有起身才反应过来,马上起身双手扶刘辩起身,边扶边说:“殿下万万不可施此大礼于老臣。殿下今日给了老臣甚多惊喜,未料殿下虽年尚幼,却有此等鸿图大志,真为当今天下向学者之楷模。老臣为适才失礼之举,特向殿下致歉。老臣今愿为殿下之师,倾囊相授所有学识。”说完,向刘辩行了君臣之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当有马甲混柯学

埃瑞尔

影视四合院我想做个好人

期待上天成神

重生从每天调戏师姐开始

崟岑

腹黑帝王为爱折腰宠

意念初心

圣人持棋救世,天道落子谋生

纸叔

一眉道师

上官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