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远征,流放平洲(中)
水里捞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4章 远征,流放平洲(中),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水里捞鱼,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试问一个为了夺权,独霸朝堂的权臣,在成功除去异己之后,又岂会甘愿下野?
赵无殇的嫌隙,也是同理。
赵无殇若是主谋,也同样不会轻易交出大权,自愿去做一个没有多少实权的大宗令。
要知道的一点是,当年的赵无殇可是与李仕泯齐名的大将,李仕泯要不是献出京都,其功劳都无法与赵无殇相提并论。
这样的人若有了异心,根本就不会甘心隐退!
赵彻怀疑过他们,所以夺去他们权势,以观其反应。
但结果却是,此二人居然没有表现出丝毫异议。
那原则上,又怎能主观认定他们是主谋?
李宣听后,却沉思起来。
赵彻的判断依据,虽不无道理。
但换个角度说,却也不是完全站得住脚。
其一,自刘国丈和赵无殇下野后,西楚朝野便再无动乱,仿佛瞬间变得风平浪静。
可主谋费尽心思,不惜僭越,对虎威军先斩后奏,难道就只是为了杀人这么简单?
难道不是除去异己之后,取赵彻而代之?
如果这二人都是主谋,只是为了打消赵彻的疑虑而隐忍呢?
犹未可知!
其二,两家表面上虽再无权势,可暗地里的影响力仍然巨大。
宜妃深得赵彻宠爱,除了皇后之外,便是后宫的第二位话事人,对皇帝的决策是有些影响在的。
刘国丈虽不在上朝,但借着其子刘思龙战死的功勋,他在京都颇有名望,一呼百应,俨然是守旧派的魁首,与叶家关系密切。
软实力,并不比柳家弱多少。
赵无殇虽只是个大宗令,原则上不理朝政。但赵彻私底下对他却有倚重,数次招他入内阁议事。
最关键的一点是,自叶家被查抄后,赵无殇隐晦地夺得了许多大权。
例如,主理叶苏两家一案,让他有了暂管三司府兵的权力。
霍纲被软禁,他又暂代皇城军主将一职。
单说这两点,赵无殇如今就有能力在京都掀起风雨,并非真正的隐退那么简单!
顿了顿,李宣越想越不对劲,复而开口道:“好,我便暂且信你并非有意放任此事!但若本王找出凶手,你不肯为吾父和死去的弟兄们正名雪耻的话,李宣便与你势不两立!”
赵彻沉声道:“若非朝中重臣当年主导了此事,便与东瀛人和赵亦凡脱不开干系!就算你不查,朕也会给你一个交代!”
李宣轻笑,并没有对他这话表态,身上的杀气倒是隐去了不少。
无可厚非!
这些年赵彻能暗中对秋神山“放水”,便说明他没有主观杀死李仕泯的意思。
再到他知悉李宣的双重身份后,也没有揭穿他,可见他如今的话多少有些可信。
而身为帝君,有时候本就身不由己,保住了兄弟情义,便护不住朝堂准则和天下安定。
要是换作李宣,当年遇到这样的问题,也并无信心能处理得比赵彻更好。
心中怅然之下,便也不好过多责问于他。
李宣笑了笑,将一脸紧张的赵紫薇拉到身边,刚想开口让她放松点,表示自己暂时不会对她的父皇做什么。
正在这时。
门外蓦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元海急急赶来,凝重道:“陛下,大事不妙。”
如此一言,令在场三人不由警惕。
赵彻直接走到元海面前,问道:“何事?”
“柳学士,乃至整个柳家...恐有大难。据禁卫和昆仑奴联合追踪,假密盒现身城外的柳家老宅,且机关已被触发。柳家二爷柳风骨被盒中机关当场射杀身亡,柳家堡密室中惊现诸多密信,皆与东瀛人和逆贼赵亦凡有关。里面有数封信上,有柳学士的亲笔签名...”
“什么?”
赵彻大惊,难以置信道:“这不可能!柳风阳怎么可能与逆党有勾结?他若想要朕死,早在晋阳,朕就死了好几回!此为栽赃!”
李宣心中一落,暗呼不妙起来。
果不其然!
幕后之人早就知道了赵彻与昆仑长老的布局,并顺水推舟将线索引向了别处,栽赃给柳家。
柳家一旦被认定为与逆贼是一党,惨遭诛连的话,那赵彻身边将再无人可用。
就更加不得不启动叶平之与霍纲,乃至此前被戴罪留职的十五大将官,而这些人...早已不堪重用。
幕后主使可借着这些人操控朝堂,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将赵彻拉下马,取而代之。
再者,此人染指昆仑圣器,其野心或许不止于西楚的大位,而是整个中原五国!
当年李仕泯的一幕,似乎又再上演。
就算明知柳家是被栽赃冤枉的,但只要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按照朝中那些见风使舵的朝臣秉性,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
肯定会力主赵彻先查抄柳家,再行彻查。
而柳家一倒,赵彻失失双臂,就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
如同当年的虎威军事件一样,赵彻愿意相信自己的兄弟,却又不得不下旨给他冠以反贼之名。
幕后之人的阴谋,俨然超出了李宣原有的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