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纪晓岚出使
番茄第一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纪晓岚出使,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番茄第一衰,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06章 纪晓岚出使
三个月后……
“报——!”
“大喜!”
“皇上诶,大喜!”
紫荆城的太监从接到信件之后,从宣华门一路狂奔,朝着金銮殿的方向。
捂着信件,脸上的喜色,和由内而发的喜悦之声,在整个偌大的城区传荡开来。
若是换做以往,一定会被训斥没有规矩,拖下去杖责都是轻的。
但今天不同!
等待是漫长的。
为了这份等待,乾隆等了三个月,座下的众文武大臣盼了三个月。
如今终于听到了一丝好消息。
而且从太监的这份喜悦程度上来看,可不止‘一丝’。
乾隆急的来回直打转,等待信件递交到他的手上,倒是要好好看看,信件所记究竟是何,襄阳城的叛军那边到底发生了何事。
赵清廉的那些办法,他觉得十分有用。
前些天屡屡传送的信件也说明了这一点。
大殿外,群臣都在翘首以盼,纪晓岚和刘墉两个人通过眼神暗示,打好了配合。
刘墉负责拦着想要抢功的赵清廉,纪晓岚自己则是站在百官最外围,准备第一时间接到这份信件,从而亲自递送到乾隆手里。
这递信可是大功一件。
虽然赵清廉站在原地一定没动,甚至把挖着鼻屎,还……还把鼻屎抹在了这金銮殿的盘龙宝柱之上!
“赵清廉!干什么呢!此等庄严之地,你抹鼻屎是何居心!给我擦了!”
话还未说完。
太监的信送到了,一路喘息,脚下更是小跑过来的。
面对递送来的信件,纪晓岚双手小心接下,而后扭头看向金銮殿,看向正在目光对视过来的万岁爷,心中激动万分。
百官闪开一条路,纪晓岚扭过身子,走过去,脚下的步子越来越快 ,改为小跑,进入大殿之后,双膝一软,一个滑铲,跪倒在乾隆脚边。
这副哈巴狗之状,就差舔一口鞋子了。
“君父,捷报,来了!”
“捷报,来了!”
乾隆点头让他拆开查看。
感觉收到了极大皇恩的纪晓岚急忙拆开,手忙脚乱,导致信封滑落在地,又匆忙捡起,目光一扫过去,脸上的喜悦之色更甚。
群臣此刻也都围了过来,翘首以盼接下来的好消息。
“怎么说!”
“襄阳城那边怎么了?”
纪晓岚双手举起信件,十分骄傲:“承蒙万岁爷皇恩,天子光辉,起义军内部矛盾乍现,说是一个文弱书生,逼宫!架空了当今那不良人之首!李狗儿!”
“逼宫!哈哈哈哈!”乾隆哈哈大笑,反正自己这辈子不会遇到这种事,但凡被逼宫的皇帝,都是废物,一个连手下人,和军队都掌控不了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当皇帝。
“赵爱卿,你最近这些攻心手段高啊,都有人逼宫了。”
“诸位爱卿,你们说说,都被逼宫了,这李狗儿什么档次?也敢跟朕平起平坐。”
“尽是一帮乌合之众罢了!”
不过虽然是乌合之众,但人家毕竟兵力多,占据的州府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再怎样,破裂了后,也不是清廷能够对付的。
对此,乾隆十分苦恼,这可怎么办,起义军内部分裂,自己也没有足够实力去吃掉。
所以,既分化敌人,又要强大自身。
怎么强大呢?
乾隆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念想就是,再造满八旗。
曾经的满八旗经过南京一战,早已经损失殆尽。
迟迟没有兵源进行补充,途中命令兆慧补充过一次,却也无济于事,都是一帮酒囊饭袋,到了战场上指挥抱头鼠窜。
怎么办,怎么办……
貌似只有一个办法,再次扩军汉八旗。
汉人是用不完的。整个大地,足足有四万万中国人,即便南方失去,北方这边还有不少。
随便集合一样,便能够组建一支庞大的军队。
但是!
话说回来。
这汉人如今才十万,就够自个提心吊胆了的。
若是再扩军,还不得每天晚上做噩梦。
不可,不可!
宁愿征调驻守边疆的八旗,抽调一些回来应战,也不能再扩军汉八旗了。
所以他即便知道赵清廉心中所想,也没有提起。
再说了。
襄阳城攻破还需要些日子。
这攻心计虽然说撤换了主帅,但十万叛军还驻扎在内呢,南方更是有数不尽的叛军盘踞,还需要时间继续等待,继续看看襄阳城什么个情况。
“皇上,这个时候,我觉得咱们该光明正大派人过去谈判谈判,争取双方和平之策。
如今不是打仗的时候,咱们也对抗不过,这起义军势大,目前当务之急是避其锋芒,再徐徐图之,方才是成功之道也。”
赵清廉的这句话乾隆十分认同。
起义军人多力量大,整个南方和南方门户襄阳城都在他们手上,南方各州府经济也发达,不是现在能抗衡的。
即便打赢了一两场战斗,但起义军退缩到整个南方还是大有可为。
谈判是目前唯一能够缓和局面的机会。
正好去试探试探目前不良人起义军的这个新的领头羊。
“谁去?”
群臣环顾,开始不自觉地往后退却一步。
乾隆目光如炬地看向众人。
“纪晓岚你?”
纪晓岚此刻仿佛蔫巴了似地,恨不得找到个地缝钻进去。
提出这个想法的赵清凉更是助推了一波:“皇上,纪晓岚最为合适,臣觉得他可以的。”
“你,你,你怎么不去!凭啥我去!”纪晓岚急的跳脚,这太危险了,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这是俗话说,不是现实说!
都是书生写在纸面上骗人的,他是书生,他知道。
“ 汉八旗诸多事宜需要我处理,如果可以,我早就去了,纪大人就不要再推辞了,大清兴亡,匹夫有责,更不说像纪大人这样爱国的匹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