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母亲的一生(上),迷途中寻找自我,无心水,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两三岁时的事情,只记得一些零碎的片段。夏天务农时,父母都很忙,奶奶也不在家,父母就把院子的栅栏门锁上,让我和哥哥在院子里玩。我只记得哥哥领着我从栅栏缝隙钻出去,跑到大胡同里去了。父母回来后看不见我们,着急万分,找了好久才找到我们。
可以想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社会,农民想要让日子过得更好一些,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与汗水。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钱,高一些的能有五六十块。而爸爸靠做小生意,一个月就能挣一两百块钱了。记得四五岁的时候,爸爸总是能带回一些别的小朋友没有的玩具,也经常从县城带回来一些村里买不到的水果。通过父母的辛勤劳动,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在村子里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了,那时的我也开始记事了。
妈妈其实是个心地善良的人,虽然平时嘴上会抱怨奶奶不好,但行动上却从未怠慢过。有什么新鲜的水果和吃食,她都会先给奶奶分一半过去。
家里经济条件逐渐充裕后,父母在大姨生活的村子开了一个粉条作坊。他们村子比我们村子大很多,平时也经常有集市。当时用的房子好像是大姨家的一座院子,我只记得院中有一棵大槐树,其他的就记不太清楚了。
我六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妈妈一宿未归。哥哥去上学了,爸爸应该是出去做买卖了,那时还没有通讯电话。我在奶奶屋陪着奶奶,下午的时候,看到妈妈很狼狈地跑回来。奶奶看出不对劲,问妈妈干什么去了,吃没吃饭。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看到奶奶如此关心妈妈。妈妈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嚎啕大哭起来,当时我吓坏了,一直给妈妈擦眼泪,自己也害怕得跟着一起哭。
奶奶严肃地问道:“先别哭了,别把孩子吓着了。你不是去粉厂了吗?这是怎么了?”妈妈委屈地说出了原因。大概是说,粉条作坊用的是大姨家的房子,已经给了一年的租金,但大姨夫和大姨不想再给他们用了,想霸占房子。双方理论不成,大姨和大姨夫就把妈妈锁在屋子里一宿,妈妈是偷跑出来的。奶奶当时劝妈妈,不给用就算了,再找个地方吧,亲姐姐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然后奶奶给妈妈盛了饭,妈妈说她已经一天一宿没吃东西了。
再之后具体是怎么处理的,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粉条作坊关了。从那以后,我们家和大姨家就断了联系,我对大姨一家没有任何印象,也再没见过大姨。大姨家和其他兄弟姐妹的来往也不多,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的时候,也从来没见过大姨一家。
亲姐妹之间的是非对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事情,之后也没有人再提起。具体的情况,或许只有双方当事人自己才清楚了。
我觉得上一代人多少有些势利眼,当你生活过得好的时候,人人都愿意与你打交道;当你生活过得不好的时候,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错了,有时候亲戚可能还不如邻居和朋友。
爸爸年轻时是个能干又能折腾的人,也很听妈妈的话。妈妈在我心里一直是那种很有主见、也很要强的女人。家里的大事小事,爸爸都会和妈妈一起商量,而妈妈给出的建议往往也都是正确的。
头些年,父母攒了一些积蓄。粉条厂不干了之后,他们商量着养猪赚钱。妈妈就像个领导者,爸爸则是执行者,两人配合默契。没多久,爸爸开始在旁边村子的砖厂每天拉砖回来盖猪舍。老房子的院子很大,有五六百个平方。为了节省财力,爸爸没有请工人,亲自上手。那时在我眼里,父母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神!
盖猪棚用的砖是砖厂烧坏了但还能用的那种,这样可以省掉一半的成本。妈妈和哥哥偶尔也会帮忙搭把手。那年我刚上小学,每天放学就会跟在爸爸身后,负责给他切茶倒水。
从夏季一直盖到秋季,猪舍才完工。那养猪用的大棚盖得还挺好的,在九几年的我们那边,极少有那样的大棚。半自动喂食石槽也是爸爸自己做的,每间猪棚能养十几头猪。棚顶是厚厚的塑料布,外边配着草帘子保暖,棚内长长的过道连接着各个猪棚,冬天里面很暖和。
完工后,父母又拿出了大半积蓄买了一百多头猪崽。秋收后的玉米拌着饲料用来养猪。那个冬天,爸爸还是像往常一样勤劳,出去做些小生意。我和哥哥也大一点了,总是跑出去找小伙伴玩。妈妈就在家负责照顾猪崽,闲暇之余还是会做工织毛衣赚零花钱。我那时也跟着妈妈学会了织毛衣,不出去玩的时候,就会帮着妈妈一起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开春,猪价确实如同父母分析的那样升到了最高,也是那几年猪价最高的一年。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场天灾人祸降临了。那时还没有保险,快到能出售的时候,一场瘟疫来袭,每天都有七八头猪死去,没几天时间,一百多头猪就只剩下几头了。妈妈辛辛苦苦养了一冬天的猪,就这样接二连三地没了。一年辛苦投入进去的成本,上上下下至少十万块钱打了水漂。
在九十年代,十万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那段时间,爸爸愁坏了,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挖坑埋死猪。妈妈看着爸爸满脸愁容,心里也很心疼。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劝慰爸爸没关系的,可以从头再来。
小时候,在父母关系和谐的那些年里,我觉得妈妈的内心非常强大,她从来不会抱怨爸爸哪里不好,一直都在鼓励爸爸做事。
也是从那年开始,家里各种不好的事情接连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