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摸清力量
临川漫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摸清力量,穿越成系统,我靠辅助宿主变强,临川漫梦,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关于村贤斋这个名字,林同曦其实琢磨了很久,但最终还是觉得通俗一点好。
大家都知道乡贤,那么与此对应的村贤自然也是容易理解。
一个斋字,突出一个朴素气质,又能使人联想到书斋,感觉到像是重要的地方。
当然,名字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划分蛋糕。
能够参加此第一届村贤斋会议的,自然都是村里的重要人物。
林同曦为了避免考虑错漏,还特地让老村长李长河看了一眼,这才形成最终的名单。
实际参加会议的人有15人:林同曦、陈云轩、苏若雪;李长河、李文远、李阳昊;赵老太君、赵德山、赵守中;周铁柱、周文彬;王明教、石开山、张淑兰、植培元。
主角团三人自不必说,而李家、赵家分别选出了三个代表,其中李阳昊是李长河的弟弟,在李家的地位仅次于李长河。
周铁柱、周文彬二人则是在之前表现突出,前者孔武有力,气场十足,后者识字且会算数,受过林同曦指点。
至于王明教、石开山、张淑兰则是比较热心,在外姓里面算是比较有名的了。
而最后面的植培元,可以说是外来融入到青石村的流民代表,有经商经验,后逃难至此,并因积极帮青石村的忙而广受好评。
林同曦拿出方案,表明自己打算先成立两个机构,一者是村贤斋,另一者则是执事房。
前者负责制定战略,后者负责执行战略。
当然,林同曦其实还想成立两个机构,其职能分别是定事、议事。
但因为这两个机构目前还没确定好人选,且需要依赖前两个机构开展工作,便暂时搁置下来。
“同曦少侠,我实在不懂,为何还要分成两个?咱们就这么大个村子,会不会有点大题小做?”植培元提出疑惑,他先前曾在玉宛城经商,对官府的机构也有所了解。
“那简单,统一叫村长和副村长咯?”赵铁柱倒是不在意具体的细节,反正他有实际的名声就好。
“不不不,一个村有这么多个副村长也太离谱了……”李文远摇摇头。
“呵,我说你们这群臭小子,祖宗就规定了一个村长,你们还非得搞什么副村长,还有搞什么机构,简直是糊涂。”赵德山对林同曦的改革新策表达不满。
他的长子赵守中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道:“爹,您就消停点吧……这对于我们赵家也是有利的,何况名义上不设立,可实际上还是有人干着副村长的活,还不如设一个副村长,这对于干活的人也有好处。”
大家七嘴八舌,林同曦在召开会议前也大致预料到了他们的反应,并一一作出解答。
青石村虽小,但是各类事务繁杂,想好好发展就必须科学分工。
而分工,就肯定要分门别类,而分门别类就必须划分出几个机构。
目前,划蛋糕的人总共有15个,成立两个机构的话,这个数量是比较合适的。
至于村长和副村长的名称,一个村有十几个副村长,听起来就很夸张。
分成两个机构,然后不同机构叫不同职务。
接着,职务不同,又可以划分排名之类的,体现尊卑。
在最后,林同曦还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各位,我们的会议可不只是开开而已,此后每一届村贤寨、执事房的名单都会被计入到村志当中。”
赵德山听到这个,顿时激动起来,要知道他想当村长的意愿可不是一两天了。
而他想当村长的理由也很简单,那便是希望后人知道他的事迹,类似于读书人希望名垂青史的感觉。
当然,除了赵德山外,其他人听到也是纷纷动心。
要知道入村志的都得是大事,自己要是这么一进的话,在村里的地位都得涨不少。
见众人没有其他反对意见,林同曦便宣布成立这两个机构的决定。
接着,又将机构人员名单和分工念了一遍。
在村贤斋内,林同曦任村贤令,全面负责村贤斋工作。
陈云轩、苏若雪分别为村贤尹,陈云轩负责管执事房,苏若雪则协助处理村贤寨日常事务。
李长河、赵老太君、赵德山、李文远则分别为村贤卿,负责分管对应重要工作。
在执事房内,则由陈云轩兼任执事房总执事,即村长,全面负责执事房工作。
周文彬、周铁柱、王明教、石开山、张淑兰、植培元分别为副村长,分别分管财务、安保、教育、民政、矿业、农业、商贸。
这一安排,是照顾到了他们各自的特长。
至于剩下的几人,林同曦则打算将他们作为决事庙、议事堂的候选人。
在名单一出后,众人皆是点头同意。
而后,林同曦又提出了好几个想法,也分别通过。
会议开到晚上,林同曦终于宣布会议结束,大家各回各家。
“同曦兄,不得不说……你的思维与常人不一样。”陈云轩不禁感叹。
“噢?怎么不一样了?”林同曦好奇地回应。
“在下的认知当中,一个县至多也不过五个县官,而同曦兄这一下子弄出了十几个乃至更多的职务,在下实属有些被惊到了。”陈云轩解释起自己的疑惑。
对于陈云轩的想法,林同曦也表示理解,毕竟500个人的村子,实在不足以容纳这么多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