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亦失哈宣谕奴儿干 白老人献计会通河(3),武英殿,钟月玄晖,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罢,吆喝了一声,礼物便抬进不大的屋里,堆了满满一屋子。白英站起来,又一揖到地,哽咽道:“草民何德何能,蒙大人如此厚爱?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大人三春之晖。”

史诚祖也站起来,老熟人一样拽拽白英的衣袖:“越发客套了,连宋大人的正事是不是都要客套进去?快坐下,有什么建树敬请陈述,会通、黄河加堽城坝,几十万民丁在工 地,宋大人心里像着了火,可没心思跟你扯闲。”

宋礼向史诚祖摆了摆手,示意他安静下来,便把目光望定白英。好一会儿,白英才淡淡说道:“草民祖籍山西,来山东不过几十年,哪有什么建树?只是自幼对山川地理有所钟爱,一些心得罢了,恐怕与大人的治河方略相去甚远,白某本人无足轻重,耽误了朝廷大计怕是吃罪不起啊!”

宋礼点头表示理解。一个乡里的“老人”,调解些邻里纠纷,是个半民半官的角色, 于官不入流,于民又略高一点,平日里打交道的只是些平头百姓,突然有个朝廷二品大员要寻什么治河大计,有些顾虑在所难免,就鼓励道:“我宋某来山东几个月,访问过几十人,大家各陈己见,畅所欲言,于治河有益者,我则汲取,无关紧要者,得过且过,治河 成功与否,都是我老宋的主意,与旁人有什么相干?是非曲直,敬请和盘托出,宋某于此 百听不厌。”

“宋大人这样真诚,草民还有什么话说?”白英欠欠身,略显浑浊的双眼一瞬就明亮碧澈了,瘦削的、微微发红的脸颊衬得鼻梁更加突兀,山羊胡抖了抖,一股从未有过的暖 流和力量涌遍全身。十几年了,空有一腔报国之心,看着本该顺畅的会通河因淤塞而芳草 萋萋心里就痛,今天,朝廷二品大员登门造访,征询治河方略,古来没有。他要把十几年 想说无处说、想干无法干的大事一股脑道出来。

元末战乱,山东等地屡遭战火洗劫,人口锐减,赤地千里。洪武初年,太祖迁江南富户于南京,迁山西等省百姓于北平、山东等地,十几岁的白英便跟随父母,来到汶上,在 彩山一住就是几十年。家境虽不富裕,但祖父、父亲粗通文墨,也受了一些熏陶,又先后在洪洞、汶上读了几年县学,于《四书》《五经》了无兴致,反倒对山川地理、历朝历代治水掌故烂熟于心,便断了科举的念头,随父兄一起以务农为生。闲暇之时或读书或在汶 上、泗水、大运河上游历,四十多岁以后,心中便有了一套独特的治水办法,闲聊时也曾 向身边的人说起,传来传去,他的治水名气也就传到了汶上县衙。黄河泛滥,会通被淤, 运河水源不济,他都一一看在眼里,却苦于无缘陈述。

朝廷遣大臣来山东治河,他听说了,但自己一个乡人,和知县都说不上话,何况是朝廷大员?几次跃跃欲试又几次沉下心来。那么多人向宋大人献计,自己也去了,会不会也被人当成是“献媚”?好主意也未必受重视。如果,哪怕是知县大人登门,自己的想法也会一五一十地奉献给朝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孔孟之学学得不好,但这句话 却深深印在记忆中。

意料之外,宋大人今日登门了,冥冥之中的期盼如愿以偿。他心中十二分的感动,却又不敢造次,谨慎惯了,只得一点点试探着前行。朝廷采不采纳先不说,憋了十几年的话终于可以倾诉了。他抬起头,像是冰冷了多少年的河流终于解冻一样,明月松间,水声潺 潺,他口中吐出的仿佛也不是话了,而是淤积了多年的潮水。

“元代新修会通河和通惠河,想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在宁阳建堽城坝,借水汶、泗的做法着实不错,但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注意或是疏忽了。汶水、 泗水由运河南下济宁以南,而会通必经的南旺因地势较高,冬春严重缺水,所以,大运河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故元代还是以海运为主。”白英渐渐平静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吸渣系统

花花流浪

原神:从丘丘人萨满开始

路过的看客

大唐小医师

莫问前方

重生回来,该报的仇就得马上报

雨路的露

末世觉醒王之能力,坐拥无数美女

从前有只汪

浮空岛求生:我能看见血条

敷衍不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