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胡掌科南昌会宁王 孙道长武当说真人(4),武英殿,钟月玄晖,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贵州,胡濙拜见了镇远侯顾成、布政使蒋廷瓒。自平定二田之乱后,几年下来,贵州军民安堵,教化初兴,府州县陆续建起学堂,由川、浙、闽来了一批饱学的儒士,长袖阔带,之乎者也,中原人心里还很荒蛮的地方俨然一派播种星宿的乐土了。
初春时节,漫山遍野人头攒动,绿油油一片,犁田的犁田,播种的播种,青山绿水中处处是繁忙的淘生计的景象。蒋廷瓒大赞洪武年间信国公汤和南征时妙棋高布,惠及后代。 那阵子,由朝廷无偿提供了最新的工具,最壮的耕牛,有些人还担心夷人会将工具改成刀枪, 将耕牛宰杀吃了肉。汤和何等精明,走一步棋早想到四五步以后了。他让官军带着土民一起屯种,手把手地教,你缺个盆子我有啊,我少个遮阳的草帽你家多着呢,就这样相互帮衬着,耳鬓厮磨,日久生情,一来二去对上了眼,率为婚姻、融为一家了。老将军顾成沉稳凝重,高瞻远瞩,拔尖捋刺,专治那些闹事的,并不伤及无辜,威信卓着,威震南中。
顾成英雄一世,须发皆白了,虽容光焕发,但已显老态,一颦一笑都僵硬迟缓了,点点头算是还礼。待胡濙几人落座,他缓缓说道: “贵州真个是山清水秀的神仙地,老夫先后在黔二十多年,若无田琛、田宗鼎一类小丑拨弄是非,相互攻杀,殃及土民,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该是多安生的日子,哪有征战挞伐之事?土人头领也就不会畏我顾成 如虎了。汤信公汉夷杂处用心久远,皇上改土归流实在英明,今贵州已太平无事,老夫也该打点行装乞骸归乡了。”
“老帅文武兼备,博古知今,坐镇于黔,我蒋某人踏实啊!”蒋廷瓒身板伟岸,面色红润,在贵州干出了劲头,精气神十足,站起一揖道,“有顾老将军在,我没有丁点后顾 之忧。贵州屯垦、乡试、安居的政绩,哪一件也离不开老将军,不多,再过十年,我和您 老一并致仕如何?”
“你真要老夫这把老骨头扔在贵州吗?”顾成一笑,“若不是皇上一再挽留,我早已归隐田园,享天伦之乐了。人要服老啊!见了胡掌科,朝廷有了这般年轻有为的官员,大明后继有人,后生可畏啊!也烦请胡掌科代向皇上奏明老夫的心意。” 胡濙忙站起一躬,谦逊道:“老帅的乞骸奏章皇上都不点头,在下一个六品芝麻官,说话怕是更不成。再说,皇上给卑职的职责只是颁书,可没有代老帅‘乞骸归乡’的旨意 啊!所以,不敢越雷池一步。”
几个人都笑了。 顾成的乞骸是真心的。镇守贵州的第三年,他曾奉诏回京,委婉陈述了自己的想法。
永乐狡黠地一笑说,回来就做东宫的辅臣吧。靖难时,顾成辅高炽坚守北平,运筹帷幄, 谋划方略,才有了北平的安定,二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患难情谊。如今,他深知太子的 处境,却不明皇上的用意,可即使在近前也不能帮太子于万一啊!既不能致仕,还不如去 镇守南疆呢,所以,他还是回了贵州。临行前,他专去文华殿拜别太子。看到愁容满面的 高炽不知所措,如坐针毡的无奈样子,他满心的痛,却不敢也不能说什么,只是劝慰太子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殿下竭诚孝敬了,孜孜恤民了,就会应了一句仁者无敌的古话。
他把“仁者无敌”几个字说的特别重,特别诚恳。
平定思州、思南之乱后,他又一次回京向皇上阐述自己年老的顾虑,永乐只当没听见。和胡濙的这次见面后,没多久,顾成无疾而终,在一夜轻松的睡眠中驾鹤西去,享年 八十五岁,朝廷赠爵夏国公。长孙顾兴祖嗣侯,继续镇守贵州。
礼节性地见面后,胡濙说,贵州的山美水美,真值得在这里好好走上一走。二人知他重任在肩也不挽留,便由着他前往各府州县颁书。大川也好,小庙也罢,他都走了走,转了转,不这样不成,不细致不成,因为,云贵是盛传建文落脚的地方,也是皇上最关注的地方。所以,他在贵州盘桓了四五个月后,由贵州进抵云南。
偌大的云南,谷、沐两府,真不知他该从何处走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