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司马懿上奏说:“吴国拥有长江天险,没有船只就无法渡过。陛下若要亲征,可挑选大小战船,从蔡河、颖水进入淮河,夺取寿春,抵达广陵,渡过长江口,直接进攻南徐,这是上策。” 曹丕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于是,魏国日夜赶工,建造了十艘龙舟,每艘长二十多丈,可容纳两千多人,同时准备了三千多只战船。

魏黄初五年秋八月,曹丕集结大小将士,任命曹真为前部先锋,张辽、张合、文聘、徐晃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负责护卫中军,曹休为后军,刘晔、蒋济担任参谋官。前后水陆大军共三十多万,按预定日期起兵。曹丕还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让他留在许昌,所有国家政事,都由司马懿决断。暂且不说魏兵出征之事。

东吴的细作探听到魏国出兵的消息,赶忙报告给吴国。近臣惊慌地向吴王孙权奏报:“如今魏王曹丕亲自乘坐龙舟,率领水陆大军三十多万,从蔡河、颖水进入淮河,必然会夺取广陵,渡过长江,进攻江南,来势极为凶猛。” 孙权大惊失色,立刻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顾雍说:“如今主上已经与西蜀联合,可以写信给诸葛孔明,让他出兵汉中,分散魏国的兵力;同时派遣一位大将,屯兵南徐,抵御魏军。” 孙权说:“非陆伯言不可担当此重任。” 顾雍又说:“陆伯言镇守荆州,不能轻易调动。” 孙权说:“我并非不知道,只是眼下没有能替代他的人。” 话还没说完,一人从官员队列中应声而出,说道:“臣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愿意率领一支军队抵挡魏兵。如果曹丕亲自渡江,臣必定将他擒获,献给殿下;如果他不渡江,臣也能杀他大半人马,让魏兵不敢轻视东吴。” 孙权一看,原来是徐盛。孙权大喜,说道:“有你镇守江南一带,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领都督建业、南徐的军马。徐盛谢恩后,领命退下,随即传令让众官军多准备器械,多设置旌旗,做好守护江岸的计划。

忽然,有一人挺身而出,说道:“今日大王把重任托付给将军,想要击破魏兵,擒获曹丕,将军为何不早早发兵渡江,在淮南之地迎击敌人?等到曹丕的兵马到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徐盛一看,是吴王的侄子孙韶。孙韶字公礼,官拜扬威将军,曾经在广陵防守。他年轻气盛,极为勇敢。徐盛说:“曹丕势力强大,还有名将作为先锋,不可渡江迎敌。等他们的船只都聚集在北岸,我自有破敌之计。” 孙韶说:“我手下有三千兵马,而且我对广陵的地势了如指掌,我愿意亲自前往江北,与曹丕决一死战。如果不能取胜,甘愿接受军令处罚。” 徐盛没有听从。孙韶坚持要去,徐盛坚决不同意,孙韶再三请求。徐盛发怒道:“你如此不听号令,我还怎么统领众将?” 于是喝令武士将孙韶推出去斩首。刀斧手将孙韶押到辕门之外,竖起行刑的皂旗。孙韶的部将赶紧飞报孙权。孙权得知后,急忙骑马赶来营救。武士正要行刑时,孙权及时赶到,喝散刀斧手,救了孙韶。孙韶哭着上奏说:“臣往年在广陵,深知那里的地利情况。如果不在那里与曹丕厮杀,等他渡过长江,东吴很快就会灭亡!” 孙权径直走进军营。徐盛迎接孙权进入营帐,上奏说:“大王任命臣为都督,带兵抵御魏军。如今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守军法,违抗命令,应当斩首,大王为何要赦免他?” 孙权说:“孙韶凭借血气之勇,误犯军法,还望将军宽恕。” 徐盛说:“军法不是臣制定的,也不是大王制定的,而是国家的典章刑罚。如果因为他是亲戚就赦免他,还怎么号令众人?” 孙权说:“孙韶犯法,本应由将军处置。无奈这孩子虽然原本姓俞,但我兄长十分喜爱他,赐他姓孙,他对我也颇有功劳。如今要是杀了他,我就辜负兄长的情义了。” 徐盛说:“看在大王的面子上,暂且饶他死罪。” 孙权让孙韶拜谢。孙韶不肯拜,厉声说道:“依我的看法,就是带兵去击破曹丕!就算死,也不服你的见识!” 徐盛脸色大变。孙权喝退孙韶,对徐盛说:“就算没有这孩子,对军队又有什么损失?今后不要再任用他了。” 说完,孙权自行回宫。

当天夜里,有人报告徐盛:“孙韶带领本部三千精兵,偷偷渡江去了。” 徐盛担心孙韶有闪失,在吴王面前不好交代,于是叫来丁奉,授予他一条密计,让他带领三千兵马渡江接应。

魏主曹丕乘坐龙舟抵达广陵,前部先锋曹真已经在长江岸边列好阵势。曹丕问道:“江岸上有多少敌军?” 曹真回答:“隔着江岸远远望去,一个人也看不到,也没有旌旗和营寨。” 曹丕说:“这一定是敌人的诡计。我要亲自去看看虚实。” 于是,曹丕下令大开江道,让龙舟径直驶向长江,停泊在江岸。龙舟上树立着龙凤日月五色旌旗,仪仗护卫簇拥,光彩夺目。曹丕端坐在龙舟中,遥望江南,不见一个人影,便回头问刘晔、蒋济:“可以渡江吗?” 刘晔说:“兵法讲究虚虚实实。他们看到我军大军到来,怎么可能不做防备?陛下不可贸然行动。暂且等上三五天,看看他们的动静,然后派先锋渡江试探一下。” 曹丕说:“你的话正合我意。” 当天晚上,曹丕在江中留宿。夜里没有月光,军士们都手持灯火,照得天地如同白昼。遥望江南,却不见半点火光。曹丕问左右:“这是什么缘故?” 近臣奏报说:“想必是听说陛下的天兵到来,所以望风而逃了。” 曹丕暗自好笑。

等到天亮,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不一会儿,起了风,大雾消散,只见江南一带都是连绵的城池。城楼上枪刀闪耀着日光,城墙上到处插着旌旗。片刻间,多次有人来报告:“从南徐沿江一带,一直到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船连绵不断,一夜之间就建成了。” 曹丕大惊。原来,徐盛用芦苇扎成人形,给它们都穿上青衣,手持旌旗,立在假城和望楼上。魏兵看到城上有这么多人马,怎能不胆战心惊?曹丕感叹道:“魏国虽然有千军万马,在这里却派不上用场。江南有这样的人才,不可轻易图谋!”

正在惊讶之际,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江水溅湿了曹丕的龙袍,大船几乎要翻覆。曹真急忙命令文聘驾驶小船赶来救驾。龙舟上的人站都站不稳。文聘跳上龙舟,背着曹丕下了小船,逃进河港。这时,流星马前来报告:“赵云带兵出了阳平关,直奔长安而去。” 曹丕听后,大惊失色,连忙下令回军。众军各自四散奔逃。背后吴兵追击而来。曹丕传旨,让众人丢弃御用物品,赶紧逃走。龙舟快要进入淮河时,忽然鼓角齐鸣,喊声震天,斜刺里杀出一彪人马,为首的大将是孙韶。魏兵抵挡不住,大半人马被折损,淹死的人不计其数。众将奋力救出魏主。魏主渡过淮河,走了不到三十里,淮河中一带预先灌了鱼油的芦苇突然起火,火势顺着风势迅速蔓延,火焰漫天,阻断了龙舟的去路。曹丕大惊,急忙下小船靠岸,此时龙舟上早已燃起大火。曹丕慌忙上马。岸上又有一彪人马杀来,为首的将领是丁奉。张辽急忙拍马迎战,却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幸亏徐晃及时赶来救援,两人一同保护魏主逃走,魏军折损了无数兵马。背后孙韶、丁奉缴获了不计其数的马匹、车仗、船只和器械。魏兵大败而归。吴将徐盛立下大功,吴王重重赏赐了他。张辽回到许昌后,箭伤迸裂而死,曹丕对他进行了厚葬,这是后话。

再说赵云带兵杀出阳平关时,忽然有报告说丞相有文书传来,说益州的豪强雍闿勾结蛮王孟获,发动十万蛮兵,侵犯四郡。因此,丞相传令赵云回军,让马超坚守阳平关,丞相准备亲自南征。赵云于是急忙收兵返回。此时,孔明在成都整顿军马,准备亲自出征南方。正是:方见东吴敌北魏,又看西蜀战南蛮。不知道南征的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哥几个的逆袭人生

中二青年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