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蓉一一答应着出去了。正好碰上刚才去冯紫英家请那位先生的小厮回来了,小厮回禀说:“奴才刚才到了冯大爷家,拿着老爷的名帖去请那位先生。那位先生说:‘刚才冯大爷也跟我说了。但是我今天出去拜访了一天的客人,刚回到家,现在实在没精神,就算去了府上也没法看脉。’他说休息一晚上,明天一定到府上来。他还说,他‘医术浅薄,本来不敢接受这么重要的推荐,但是冯大爷和府上的大人都这么说了,又不能不去,你先替我回明大人。大人的名帖我实在不敢当。’还是让奴才把名帖拿回来了。请哥儿替奴才回禀一声吧。” 贾蓉转身又进去,把小厮的话回禀了贾珍和尤氏,这才出来叫来升,吩咐他准备两天宴席的事。来升听了,就去按惯例安排,暂且不提。
到了第二天中午,有人回禀说:“请来的张先生到了。” 贾珍便把他请进大厅坐下。喝过茶,贾珍才开口说:“昨天承蒙冯大爷介绍,得知老先生人品学问俱佳,又精通医术,小弟我钦佩不已。” 张先生说:“晚生我不过是个粗鄙之人,见识浅薄,昨天冯大爷告诉我,府上大人谦逊有礼,又承蒙呼唤,我哪敢不奉命。只是我实在没什么真才实学,实在惭愧。” 贾珍说:“先生不必过谦。就请先生进去看看我儿媳妇,仰仗先生的高明医术,让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于是,贾蓉陪着张先生一同进去。来到贾蓉的住处,见到了秦氏,张先生便向贾蓉问道:“这位就是尊夫人吧?” 贾蓉回答:“正是。先生请先坐下,我把内人的病症跟您说一说,然后再看脉,您看怎么样?” 张先生说道:“依我的想法,最好还是先看脉。我初次到贵府,本也不太了解情况,只是冯大爷非要让我来看看,我实在推脱不掉。现在看过脉象,看看我说得对不对,然后再讲讲这些日子的病情,大家一起商量个方子,看看可用不可用,到时候大爷再做决定。” 贾蓉说:“先生果然高明,只恨今日才得相见。那就请先生看看脉象,这病能不能治,也好让我父母放心。” 于是,家中的媳妇们捧过大迎枕来,一边帮秦氏挽起袖口,露出手腕。张先生这才伸手按在秦氏的右手脉搏上,调整呼吸,凝神仔细地诊脉,大约过了半刻钟,才换过左手,同样仔细地诊了一遍。诊完脉后,张先生说:“咱们到外面坐吧。”
贾蓉便和张先生来到外间房里,在床边坐下。一个婆子端来茶水,贾蓉说道:“先生请用茶。” 陪着张先生喝了茶,贾蓉接着问道:“先生看这脉象,这病还能治吗?” 张先生说:“看尊夫人的脉象,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濡而无神。左寸沉数,是心气虚导致生热;左关沉伏,表明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意味着肺经气分太虚;右关濡而无神,说明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生热,会导致月经不调,夜晚难以入睡。肝家血亏气滞,必然会感到肋下胀痛,月经推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会时常头晕目眩,在寅卯时刻必然自汗,就像坐在船上一样。脾土被肝木克制,肯定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依我看这脉象,应该会有这些症状。要是有人把这脉象当成喜脉,那我可不敢苟同。” 旁边一个贴身服侍的婆子说:“确实是这样啊。先生说得太准了,都不用我们多讲。如今我们家里请了好几位太医来看,可都没像先生说得这么准确明白。有的说是喜脉,有的说是病,这个说没什么大碍,那个说怕过不了冬至,一直都没有个准话。还请先生给个明确的说法。”
张先生笑着说:“大奶奶这个病,可真是被那几位给耽误了。要是在初次月经不调的时候就用药治疗,不但不会有今天的毛病,而且现在早就痊愈了。如今既然把病拖到了这个地步,也是命中该有此灾。依我看,这病还有三分治愈的希望。吃了我的药看看,如果夜里能睡得着觉,那就又多了两分把握。从这脉象来看,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极为聪慧的人。但太过聪明,不如意的事就常常发生;不如意的事常有,就会思虑过度。这病是忧虑伤脾,肝木过旺,所以经血不能按时到来。大奶奶从前月经的日子,您问问,肯定不是经常提前,而是经常推迟,对吧?” 婆子回答道:“可不是嘛,从来没有提前过,有时候推迟两天三天,甚至推迟过十天呢。” 张先生听了,说道:“这就对了!这就是病源。要是从前能服用养心调经的药,何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如今明显是水亏木旺的症状。且用药试试看。” 于是,张先生写下药方,递给贾蓉,上面写着:...
贾蓉看了,说道:“先生真是高明。还想请教先生,这病对性命终究有没有妨害?” 张先生笑着说:“大爷是明白人。人病到这个程度,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吃了这药也要看机缘。依我看,今年一冬没什么问题。只要过了春分,就有希望痊愈。” 贾蓉也是个聪慧之人,听到这话,也就不再往下追问了。
贾蓉送走了张先生,便把药方和脉案都拿给贾珍看,还把张先生说的话都回禀给了贾珍和尤氏。尤氏对贾珍说:“从来没见过大夫说得这么明白,想必他开的药也不错。” 贾珍说:“人家本来就不是那种混饭吃、惯于行医的人。因为冯紫英和咱们关系好,好不容易才把他请来。既然有了这个人,媳妇的病或许就有希望治好。他那方子上有人参,就用前几天买的那一斤好的吧。” 贾蓉听完,便出去让人抓药煎给秦氏服用。不知秦氏服了这药后病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