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来者不善,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罗钦顺一阵心塞,这少年怎么就像一张狗皮膏药贴住自己?如果说是刷声望,但以少年的锦衣卫身份,根本不可能混进士林圈,没有人替他吹捧造势!

众目睽睽之下,身为读书人,有教无类的形象还是要维持。不管怎么说,有粉丝慕名而来,罗钦顺的心中还是有点小虚荣,当即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杨植毫不犹豫回答说:“天道即人道,即民以见天,即欲以见理也。”

卧槽,吃瓜群众大惊,这个少年有货!程朱理学说存天理灭人欲,少年却说人欲见天理。这已经有点离经叛道了。

罗钦顺其实偏向理学,认为人欲肆而天理灭。他也不想就天理人欲问题与杨植辩驳,又问道:“我认为理即是气之理,你怎么看?”

杨植回答说:“理在气中,理气不分离。气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其运动之理被人感知。”

围观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官老爷们都是从小读朱熹版《四书》考上功名的,朱熹说“理生气”,这少年的说法完全是否定朱熹。杨植这番话给围观官员留下深刻的印象,颠覆了他们从小到大的三观。

幸好大明的政治正确是言路通畅,官员们平时也不会思考这种“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问题。面对一个少年,如果复读什么朱子语录,又显得没有水平。

气氛一下冷场了,杨植见状,抱拳说:“小子我初识的学术大师是王阳明先生,但是罗翰林更对我的胃口,一看到罗翰林的文章就备感亲切,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经阳明先生举荐,才不断钻研罗翰林的学术,期望罗翰林能收我为弟子!”

王阳明好收弟子是出了名的,几乎是来者不拒,有时见到天份高的人甚至会主动邀请纳入门下。

众人看得津津有味,这场对话给平淡如水的南京生活加了一点盐,可惜不是诗词歌赋这种受众群体广泛的话题,不然南京文化圈又有热点可以供闲极无聊的士人们议论好几天。

那些史料中的佳话不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吗?有好事的官员甚至振臂高呼:“收下他,整庵公,收下他!”

面对赤裸裸的道德绑架,罗钦顺的心在滴血,清高的人设必须要维持!

他矜持说道:“你还年轻,目前当以功名,先立业为重!等你考取秀才,有安身立命之本,我再收你为徒!”

杨植毫不犹豫地说:“好,明年此时,我以秀才之身再来南京,拜入先生门下!”

官员们又是一阵喝彩:“小哥儿好志气!”

杨植志得意满回到临时住所,跟夏师爷谈了今天的经历。夏师爷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个敲诈勒索商户、为抢地盘聚众打架斗殴、无下限跪舔太监的锦衣卫小官竟然与翰林谈论学术。他好奇地问:“可否告知学生,你这一路走来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可有什么深意?”

杨植笑嘻嘻地说:“时不我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二天两人说起要去南京做市场调研,一名军官从门外进来问:“哪个是杨植?本兵乔大人找你!”

惊喜来得如此突然!南京果然是文华荟萃之地,谈论学术也能扬名立万!

南京城里唯三有实权的官员除了守备太监就是南京守备大臣和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但南京守备大臣是武官,一向由南京城内的开国公侯后代袭任,在当今文贵武贱的氛围下,武勋天生就比文臣矮一截。南京兵部尚书后面往往有“参赞机务”这四个字,就这四个字值钱,管着南直隶的兵马。

现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是乔宇,字希大号白岩,也是军户出身,成化二十年中进士后从礼部主事干起,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

乔宇看着面前的少年啧啧称奇。昨天吏部应答的事只在小范围传开,并不是所有的文官都对哲学感兴趣。

杨植也偷眼看着乔宇,乔本兵已经五十了,身材魁梧如松如柏,鼻直口方,一把胡子,目若朗星,按当时的审美观正是让皇帝也吃惊的美男子。

乔宇好奇地问:“你只是一个锦衣卫,怎么会对理、气这种学术之争有兴趣?”

杨植回答:“吃饱饭闲得慌,胡思乱想罢了。”

乔宇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笑过后,没有再提哲学的话题。

“丛丰山给我来书信,说你可堪一用。你是中都锦衣卫,我本不该找你。但是听说你要去苏松,请留意江右商帮的动向。”

杨植心中一直疑惑,从丛兰开始直到乔宇,两人都对东南当地文武官员抱着极大的不信任感,但这种事也不好问,只好旁敲侧击道:“既然需要侦测江右商人在江南的动向,本兵大人手下人才济济,为何要用我?”

乔宇深深看了杨植一眼。“江南官绅皆不可信,他们并不在意谁做天子。你到苏松查访应谨言慎行,不要像在南京这样张扬,以免让当地官绅知道你来者不善。”

杨植拍拍胸脯说:“侦缉是锦衣卫立身立本,请本兵大人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甜撩心宠

冷亦蓝

手持大女主剧本

澜澜语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快穿后普通人被金手指带飞了

南荒的兔子

校草今天嘴硬了吗

予西慢

寒假打工造战机,国家供你当祖宗

穿越时空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