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秘辛,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总督、巡抚这类的官员在大明官僚体系里属于流官、独官、临时官,只是因为当初太祖高皇帝没有在各省设省长,大明的巡抚才日渐固定,权势加重,巡抚才从临时巡察变成事实上的地方行政、军事、监察一把手。

但是总督这种跨省管辖的职位,位高权重,朝廷从来不会让一个总督在该位置上长久任职。丛兰已经卸任河漕总督,挂着右都御史头衔,专任凤阳等处的江北巡抚。

山东人就是实在,丛兰借用仪真县郊区的一个小庙为巡抚驻所,外表看着十分寒酸。

丛兰寿命已经六十三了,实属高龄,但按大明的官场潜规则,除非是自己上疏乞骸骨,否则就能把官一直做下去。他咳嗽着在书房接见了杨植,先看乔宇的书信,对杨植说:“你做的很好。乔本兵有没有给你叙功升级?”

杨植哼一声:“没有!我一个七品总旗哪敢指望升八品九品,不把我降到一品就谢天谢地啦!”

丛兰恶狠狠地瞪杨植一眼:“你干嘛阴阳我?”

杨植见丛兰心情大好,好奇地问:“丛军门,为什么大家都知道宁王要反,但是宁王还是要反?”

丛兰呵呵一笑:“本不想说这事,不过你无足轻重,跟你聊聊也无妨。

当年太宗文皇帝从宁王朱权借兵靖难,答应朱权事成之后中分天下。太宗登基后却食言而肥,宁藩世代怨恨,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将宁藩从边塞改封到南昌,就是在诱惑宁藩起兵造反。只要从南昌起兵沿长江而下,数日即可到达南京,占据东南半壁江山。

自从将宁藩改封南昌后,历朝天子一直在等宁藩反叛。此代宁王招兵买马积草屯粮,贿赂官员,叛乱之心昭然若揭,朝廷上下莫不心知肚明。

宁藩晚反不如早反,总好过整日提心吊胆。”

杨植恍然大悟,说道:“太宗用的是郑伯克段之计。

宁王会不会反,就是所谓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罢!今日终于落下,大家都是如释重负。”

丛兰疑惑地问:“达摩云云,所出何典?”

杨植嘿嘿一笑,说:“在松江府时,从西洋海客处听来的番邦故事。”

对于大明的官员来说,海外番邦属国根本不值一提。丛兰嗯嗯一声没有再问,说:“你在南京吏部辩经的事,我也有所耳闻。据说你想拜罗整庵为师?”

一个身居高位的官员主动问起自己的情况,说明有戏!杨植引诱着说道:“我与罗翰林意气相投罢了!这就回乡去潜心攻读,过了小三关才能拜罗翰林为师。”

一个童生要通过县试、府试、道试也叫院试,叫小三关,才能获得进入县学或府学的资格,成为生员,俗称秀才。

丛兰点点头,没有说话。

大家都是成年人,心照不宣,杨植知道妥了。

自己过县试府试都没有问题,想过院试颇有难度。众所周知,科场上,考生的运气占了很大的权重。

提学御史从官职设置来说,比巡抚级别低,理论上是巡抚的下级,但提学御史与巡抚同是流官,同样都是都察院所派,两者职责不同,按大明官僚体制,并无上下级关系。

大明的官职都是一言堂的。提学御史根本不用对巡抚负责,也不用对都察院负责,他是代天提学,只对皇帝负责。

现在的江北提学是张鳌山,是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正德六年的进士,卖个面子给弘治三年的进士丛兰还是可以的。

罗钦顺和张鳌山同是江西吉安府老乡,科场辈份仅次于丛兰,却想都没有想过为杨植打个招呼,真是不通人情世故!

自己约的老师,含泪也要拜完!

杨植绕开这个话题,主动问起丛大恩人的身体:“秋冬季节天气多变,丛军门多注意寒暑调节。”

丛兰神色黯淡,说道:“我这一生的功绩,主要靠军功升上来的。从弘治十五年就在边关打转。正德七年春,流寇逼近凤阳,我正值壮年,还能躬擐甲胄,身先士卒,奔走邀击。唉,一晃就七年过去,身体速朽下来!”

杨植知道丛兰的寿命剩不了几年,安慰道:“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军门不要太操劳了。”

丛兰摆摆手说:“你回乡后,要心无旁骛,专研八股制艺,争取六关都过。我看你很喜欢做实事,不是罗整庵那种清华之人,这点像我。”

杨植很佩服这些愿意做“浊流”事务的老黄牛,他从丛兰的身上看到自己前世父亲的影子。于是对丛兰说道:“丛军门放心,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我想办法把罗翰林拉到跟浊世红尘中,用我丰富的混社会经验污染他!”

丛兰哈哈大笑,笑得咳嗽起来。

搞定秀才的事,杨植心上的石头落地。一路船只轻快,终于和夏师爷一起,赶在春节前一个月回到凤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甜撩心宠

冷亦蓝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快穿后普通人被金手指带飞了

南荒的兔子

校草今天嘴硬了吗

予西慢

寒假打工造战机,国家供你当祖宗

穿越时空的猫

百万仙帝,我将无敌

白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