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道不行
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道不行,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内阁的中书舍人第二天就把郑宏、吴釴请到文渊阁来给首辅看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学士值守文渊阁时不能出皇宫,外面的医师又进不来,都是由太医院的医官给相公诊治。当然有的官老爷在家里生病了,为示恩宠,圣上也会派太医上门治疗。
郑宏、吴釴都是五品资深太医,家传医术非常过硬。他们没有权限进文渊阁,就在阁外相公的休息室里按望闻问切的传统套路,检查了杨廷和的身体。
郑吴两人交流了一下患者情况,对首辅说道:“相公身体无大碍,只是偶感风寒。观相公目中有血丝,应该是操劳过度,好好休息就没事。”
说着两人开了药方,把单子给杨廷和看,杨廷和接过药方见上面不外是金银花和一些安神之药,沉吟半晌,指着单子上一味药说道:“麝香是不是能导致男人不育?”
郑宏吓一跳,对杨廷和说道:“麝香能安神醒脑改善睡眠,不会影响男人生育,以前也给相公们用麝香入药过。”
杨廷和眯起眼睛打量两位太医,屋内一片寂静。两位太医感受到了首辅的无形威压,不由得心慌意乱,连忙回禀道:“相公放心,我等药方没有问题,可任请一位医士复查。”
杨廷和笑了一下,语气平和说道:“我也略懂医术,看药方是没有问题的。但下药时下的药,不是药方上的呢?”
郑宏吴釴后背发寒,不敢抬头。郑宏低声嗫嚅道:“相公何出此言?医者父母心,自然会按方抓药。”
杨廷和起身在屋里走了两步,看着郑吴两位太医说:“我老家有一个乡亲,幼时被医师误用了药,他十六岁成婚,现在已经三十岁了,还是不能生育。郑太医、吴太医,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郑宏浑身发抖,扑通跪倒,吴釴见状也赶紧跪下。郑宏泪流满面,声音颤抖道:“我等也是受命于人,请首辅体谅我们的难处!”
首辅厌恶地看着两人:“站起来,不要惺惺作态!吴杰吴太医呢,他伴圣上南下,有什么办法没有?”
郑吴两位太医如蒙大赦,从地上站起来,连官服上的尘土都不敢掸。吴釴垂头道:“我等任凭首辅驱使。”
杨廷和目光如戟,盯着两位太医说:“做了就没有回头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然时间拖得越长,对你们越不利。”
稍许三人从屋里出来,两名太医向首辅告辞而去,杨廷和继续回文渊阁处理公务。
首辅写了几份票拟后,时间近午,四辅毛纪急匆匆走入文渊阁,对杨廷和道:“听吏员禀告,才知首辅今日微恙。首辅回家休沐歇息,这几日由我来值文渊阁。”
首辅表示感谢,返回家中。
按大明潜规则,官员互相串门是大忌,很容易被御史攻讦为营私结党。但阁老们例外,特别是只要首辅出宫休沐,门口往往会排着探望、送礼的长队。
杨廷和坐在书房里,专管待人接物的师爷马上就送上一堆拜帖。杨廷和把帖子一张张翻看,沉思半晌,抽出其中一张对师爷说:“把这个人唤来,其他人让他们先回去,日后再说。”
不一会,一名儒商模样的客人被带入书房。他经常来往于南北两京,这次一来到北京城就特地来拜访首辅。
首辅和气地请客人入座,挥挥手让仆役离开,开门见山对客人说:“南京那边怎么样?”
客人当然知道首辅什么意思,恭敬地回答说:“圣上一时半会不会离开南京,听说现在筹备征倭,圣上对这事很关心。南京朝廷的乔尚书、邵尚书等很多官员支持,都在常州苏州松江征乡兵集结。”
大明王朝对民间武装力量如乡兵之类并不禁止,甚至于鼓励。沿海因为备倭,有些官员会向乡兵发放武器,并教授战阵、兵书,要求乡老背诵,按兵书操练。
这些事包括日本出银子承担军粮等首辅当然早就知道。杨廷和继续问道:“这事透着蹊跷。关键是,圣上怎么会同意征倭?南直隶籍的邵尚书等人支持东征,情有可原。乔白岩是山西人,他怎么也站在三吴人士一边?”
“听说是罗天官的一个锦衣卫弟子从中撮合的。”
杨廷和知道杨植拜师、“六九专案”立下军功、托着罗钦顺当上吏部尚书的事,但是没有想到杨植会掺和到征倭当中,他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杨植会这样做。
杨廷和只在翰林院听过,六九专案的奏疏上见过杨植的名字。看来自己对杨植不了解,这是一个疏漏。
“你知道杨植什么来历吗?”
“杨植是赣州府人,父母双亡,失陷匪巢被王阳明所救,又被南直凤阳锦衣卫袁百户收为儿子,带到凤阳府。
王阳明见杨植有宿慧,思想与气学相近,便推荐他去拜罗钦顺为师。”
杨廷和听到“王阳明”三字,心中一跳,一个小秀才不值得太过关注,有可能是王阳明与乔宇结成同盟,这事必须问清楚。
杨廷和紧张地问:“乔宇是不是跟王阳明有什么勾连?”
商人想了一下,不确定地说:“听宫中传出来的消息,乔宇与圣上奏对时,力劝圣上召见王阳明。”
王阳明、伍文定等江西官员立下这么大的军功,朝廷却没有什么表示,只是把王阳明任命为江西巡抚,现在王阳明正在江西流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