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章 未雨绸缪,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罗钦顺回道:“民受,你既然已经中式,剩下的就是殿试名次问题了!听闻费首辅的儿子在家乡亦有才名,以你费家的风水,两辈出四名翰林不在话下!一家四翰林,皆是能臣,亦是大明佳话,吾辈江西乡人与有荣焉!”

费懋中大喜,施礼感谢后又道:“不知道殿试规则如何?”

乡试、会试非常严格,全靠真本事,能过会试者没有人说三道四。但会试中式举子保底是三甲,所以殿试阅卷官就不必监禁起来与世隔绝。但殿试考的只是策论,所以殿试阅卷的名堂非常多,里面的猫腻不足为外人道也。

“殿试阅卷官,无非就是内阁四相公加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偶尔右都御史、通政司等亦会参与阅卷。

至于你的殿试名次,只要你用心写,以你的学识,二甲不成问题。”

费懋中口称“谢前辈吉言”,又道:“前辈位居中枢,外朝之首,自然高瞻远瞩,知晓吾皇明施政之得失!圣上可能就哪些政务问策呢?”

殿试的主考官、出题人是皇帝,皇上若真的想让某考生中状元,直接公开钦点就行了,所以殿试不存在泄题问题。

历代殿试策论题都是紧扣时事,考生不能无的放矢。万历后心学盛行导致学术风气败坏,殿试考生的策论个个空洞无物,纯是应付、颂圣。

现在还没有到万历年间,费懋中这是请罗天官猜一下策论的主题早做准备,以免自己到时候言不及义。

罗天官苦笑一下道:“从近几科殿试来看,正德九年殿试考学以致用,题曰‘家国仁让之风,用人理财之效,视古犹歉,岂所以为治者未得其本乎?’

正德十二年殿试考如何看待祖宗之法,题曰‘近守祖宗之法而行,法犹有所未逮,其故安在?’这是圣上想变法。

明年十六年,殿试应该考边患,筹备钱粮征沙漠了!不过那是内阁和户部考虑的事,看杨首辅有什么办法了!”

杨廷和宅第书房里,礼部尚书毛澄已经在候着。杨廷和坐定后,让陪聊的门客先出去,问毛澄道:“圣上召杨大司徒赴行在,垂询筹备钱粮之事,白斋你怎么看?”

毛澄苏州府人,字宪清,号白斋,是弘治六年的状元。当今内阁四相,连同礼部尚书毛澄都是弘治年间的东宫教习、伴读,以潜邸从龙资历而得到权位的。按制来说,从龙之功是非常硬实的,仅次于救驾之功。

华夏自周朝以来以礼教治天下,礼部尚书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大明的礼部尚书非皇帝亲信、翰林出身不可,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阁是大明的惯例。毛澄只是科名晚于四相公,入阁是早晚的事,明年梁储致仕,如果费宏或杨一清不被起复,理论上毛澄就能入阁。因此杨廷和以咨询的态度询问毛澄。

毛澄不以为然地说:“吾等皆是看着圣上长大的,圣上自小天资聪颖,明事理知是非。

只是圣上得继大统之后,吾等即离开东宫。致使圣上为宵小奸宦所惑,只要吾辈清除奸党,恢复大行孝宗皇帝时众正盈朝的局面,何愁大明不中兴!”

杨廷和心中叹口气:大明仅十一、二人执掌天下权柄,这几人一拍板就可以决定百万黎民命运,毛澄就身居其中。

这种地位的人,私下之间已经不用说场面官话,互相猜谜语,都是赤裸裸的唇枪舌剑。毛澄显然不是说场面话,而是内心真实想法。他居然还是像二十年前一点没变,今后入阁是无望了。

看看人家梁储,儿子因争地就敢屠尽一族三百口,这才是有资格当相公的人!

看来不用跟毛澄讨论政务,还是讨论礼制吧!

“白斋,近几年以来,不断有大臣上疏,劝谏圣上早立太子,以安国本。你是大宗伯,系朝廷礼制于一身,是不是应该未雨绸缪了?”

正德有疾属于最高机密,只有最高层才知晓。否则天下震惊动荡,指不定又有藩王蠢蠢欲动。

毛澄当然是知情人,他直率说道:“圣上有一后两妃,又广纳女子,却至今未见子嗣,确实应该从侄子辈的近支宗室中选取贤良过继为太子,有前朝唐宋旧例。”

“只是,”毛澄犹豫一下,又说道:“圣上似乎并不着急,也并不在意子嗣!昔年朱宸濠逆贼曾上疏曰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圣上,圣上也不以为忤,一笑了之。”

杨廷和凝聚眼神,看着毛澄:“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吾辈宰执天下,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圣上怎么想,怎么做,吾辈反对得还少吗?

据吴太医暗中传讯,圣上病入膏肓,可能命不久矣!你看看圣上的兄弟辈中,有谁可继大统?”

毛澄如闻惊雷,吓得一松手,手上茶杯倒在地上,茶水溅泼一身。他愣住半晌,声音发抖说:“若选圣上近支兄弟辈宗亲为皇帝,那只能继大行孝宗皇帝的香火,今上就彻底绝嗣了!

历朝历代绝无此先例!只有汉哀帝与汉平帝,唐穆宗与唐宣宗这种宫廷政变才会如此!

今上是我们教化长大的,姑且不论吾辈九泉之下有何颜面面对当今圣上,就说眼前如何面对圣母皇太后,面对群臣,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杨廷和死死地盯着毛澄,一字一句说道:“这是圣母的意思,圣母想继续当太后,绝不当太皇太后!

我听人说过:任何事,只管去做,读书人总能为你找得到理由的!”

毛澄脸色阴晴不定,杨廷和令仆役进屋给毛澄擦拭衣服,拖干净地面,又换了一个新茶杯。

一番折腾后,毛澄平静下来,道:“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确实都能找到理由,只是……”

杨廷和呵呵笑着说:“只要做成此事,吾等就是新皇的大恩人,立下两次从龙之功,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白斋你还犹豫什么?

等你进了内阁就知道了,所谓的人命、财富,不过是可以一笔勾销的数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甜撩心宠

冷亦蓝

手持大女主剧本

澜澜语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快穿后普通人被金手指带飞了

南荒的兔子

校草今天嘴硬了吗

予西慢

寒假打工造战机,国家供你当祖宗

穿越时空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