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似是故人来
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似是故人来,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京朝廷通政司门外,一大早就挤满了人,大小官员和一些给朝廷献计献策的老百姓排着长队给朝廷上疏。自从正德来到南京后,南京通政司的业务量从零增加到上百份。
张岳独在通政司外徘徊,遇见一位科名比他晚的福建籍官员,前来问道:“前辈可曾为圣上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张岳说“没有”。那官员就正告他,“前辈还是不要写罢。万一圣上看后不高兴,把你再打一次板子怎么办?”
张岳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踌躇一会,羞涩回道:“我这奏疏不是劝返圣上的,是骂南京守备太监的。”
通政司门外众人闻言恍然大悟:又是一个想在太监身上刷声望的!张岳像做贼一样,把奏疏交上去就跑回南京国子监了。
按流程,通政司收集好所有的奏疏后,分门别类整理好转交给司礼监少监,司礼监少监再分类送给圣上过目。
内政方面的奏疏正德看都不看,直接打发给梁蒋两位相公处理;再看东南军事方面的奏疏,关于征倭的就直接批给乔宇;然后看劝谏方面的,张岳的奏疏成功地引起了正德的兴趣。
正德不知道看过多少骂太监的奏疏,百分九十九都骂得有理有据。但骂黄太监修缮南京皇城管理混乱、不合时宜,简直就是无事生非。
劝谏、批评的奏疏不少,有骂干儿子们的、骂太监的、有老生常谈劝正德回北京的。正德看了一下标题就把那些奏疏扔一边,对张永说:“这些奏疏留中不发。”
张永应承一声,令司礼监少监拿着剩下的奏疏去两位相公那里。他走出书房在长廊拐角处,与平虏伯江彬碰了个对面。两人淡淡打声招呼,擦身而过。
张永外形高大孔武有力,在边关吃过沙土,平时以糙汉自居,外人往往认为他以军功立身,豪迈大气所以才得圣宠。其实张永自小入宫,在黑暗丛林中练就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本事。点头之间,他敏锐地觉察到江彬有非常重要的事要见圣上。
江彬自被圣上收为义子,就改姓为朱,而且提督东厂锦衣卫。对于张永来说这是不能忍的,东厂一向是司礼监的禁脔,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或秉笔太监担任。
“圣上越走越远了!”张永忧心忡忡地想。正德自命为大都督、镇国公,用皇帝的身份给自己另一个大都督身份发命令,先绕过文官夺回了军权;后任命江彬把厂卫侦、探之权拿在手里。
这种小花招在张永看来没有任何卵用,正德在应州用兵时,前户部石尚书连粮草都不供应给正德,兵部也没有给武将叙功,简直就是对正德骑脸输出,但正德并没有什么表示,唾面自干。
如果是太祖太宗碰到敢跳梁的官员,直接拔刀砍过去就是了:三条腿的蛤蟆难找,想找个听话的官员还不是很容易的事?
“江彬有什么事要对圣上说?难道厂卫侦听到又有人造反?”
张永位列大明王朝中枢的最高管理者之一,最不能忍的是得不到充分、全面的信息。江彬提督东厂后,把旧东厂管事太监们清除一遍,老人全部被赶走,现在东厂侦得什么消息,司礼监是一无所知。
江彬急匆匆通报后进入书房跪见,看看周围欲言又止。正德挥挥手让侍奉的小黄门退下,问道:“又有何事?”
江彬低头回道:“皇义父,东厂一名小太监似乎打探到那人的消息了!”
正德脸色更变豁然起身,双拳握得发白,紧张地问:“是否确切?”
江彬不敢抬头,回复说:“浣衣局里,年纪在四五十岁的宫女约有十几人,其中有三名是弘治十八年被打入浣衣局的。那名小太监以送衣物清洗的名义去浣衣局,去过几次打听到的。”
正德双目发红流下泪水,捂着脸低低啜泣起来。江彬把头低得更低,几乎贴着地砖。
不知道过了多久,江彬听到正德说:“好,你办得很好!在我回北京之前,一定要查实。想办法把那人带入豹房,不能让外人知晓!”
江彬磕了个头答应一声,没有抬头,轻轻站起来,慢慢倒退出书房。
正德轻声哭过片刻,擦擦泪水在屋里走动几圈后唤道:“来人,去南京兵部。”
来到南京兵部机要室坐下,正德开门见山问道:“什么时候可以发兵日本?”
乔宇回复道:“日本除了细川家,另有几家小诸侯也送来银子,乞为天兵前驱;南京军器局打造舰炮约有八成,正在试炮;南直乡兵水师亦操练完毕。正式出兵要待今年闰八月春小麦、稻谷收割。”
正德估算一下时间,对身后侍立的司礼监少监说道:“召王阳明进南京。”
自朱宸濠叛乱被平定后,朝廷里关于王阳明流言不断。
流言这么说的:王阳明实则与朱宸濠同流合污,并派弟子冀元亨在朱宸濠手下任职。只是见朱宸濠在安庆府受挫,事情难以成功,遂改变主意在吉安起兵勤王,并攻下南昌。王阳明等人攻下南昌后,私吞了朱宸濠的巨额财富。吉安知府伍文定、王阳明在俘获朱宸濠的左右太师李士实、刘养正等高层后,一见就杀人灭口不留过夜。时至今日,朱宸濠的财宝仍不见踪影。
乔宇早就听过这些传言。为寻找朱宸濠的财富,正德的几个干儿子曾亲下南昌逼迫王阳明,并将冀元亨家小、吉安知府伍文定下狱拷问,但是一无所获。
对于召王阳明进南京,乔宇自然乐见其成,也许王阳明面君时可以通过自辩洗刷冤屈,也能促使正德早日返京。他躬身回道:“皇上圣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