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秦魏交锋,大梁城陷风云变
傲朝Y星星远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章 秦魏交锋,大梁城陷风云变,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傲朝Y星星远吗,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梁城的城墙高大厚实,由巨大的青石砌成,每一块青石都重达千斤,历经岁月打磨,坚硬无比。城墙高耸入云,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护城河宽达数丈,河水深不见底,河水奔腾咆哮,如一条守护巨龙。城墙上,魏军严阵以待,弓箭手们搭弓上箭,箭头闪烁着寒光,时刻准备迎击秦军;士兵们手持长枪,目光警惕,紧紧盯着城外的秦军动向。王贲下令攻城,秦军推着巨大的攻城车,向着城门缓缓前进。攻城车由坚硬的实木打造,外面包裹着厚厚的铁皮,车轮巨大,每前进一步都发出沉闷的声响。城墙上的魏军见状,立刻万箭齐发,箭矢如雨点般射向秦军。秦军士兵们举起盾牌,艰难地前行,“砰砰”的声音不断响起,盾牌上插满了箭矢,宛如一只只刺猬。有不少士兵不幸被射中,惨叫着倒在地上,鲜血迅速在土地上蔓延,洇红了大片土地。
攻城车好不容易靠近城门,城上的魏军立刻抛下巨石,巨石从高空坠落,带着巨大的冲击力,砸在攻城车上,发出沉闷的巨响,攻城车被砸得木屑横飞;浇下滚烫的热油,热油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溅到士兵身上,瞬间燃起大火,士兵们痛苦地惨叫着,在地上翻滚挣扎,凄厉的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王贲见强攻不行,眉头紧锁,在营帐中反复思考破城之法。他时而踱步沉思,时而盯着地图凝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时,谋士向他建议道:“将军,大梁城地势较低,周边有黄河、鸿沟等水系环绕,若能引河水灌城,大梁城必破。”王贲眼睛一亮,觉得此计可行,当即下令士兵开始挖掘渠道,引黄河水灌城。
秦军士兵们日夜奋战,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挖掘着通往大梁城的渠道。挖掘工作困难重重,泥土坚硬,一锄头下去,只能刨开一小块;而且还要时刻防备魏军的偷袭。魏军时常派出小股部队,趁着夜色,偷偷摸出城门,袭击秦军的挖掘队伍。秦军士兵们一边要手持兵器防备魏军,一边要继续挖掘,身心俱疲。但士兵们深知使命重大,没有一人退缩。经过数日的努力,渠道终于挖通。王贲一声令下,汹涌的黄河水顺着渠道向大梁城奔涌而去。
河水如猛兽般咆哮着,迅速漫入大梁城,城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房屋在洪水的冲击下纷纷倒塌,百姓们在洪水中挣扎呼救,老人、妇女和孩子的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碎。洪水卷走了家具、财物,也卷走了许多人的生命。街道变成了一片汪洋,尸体漂浮在水面上,惨不忍睹。魏军也乱了阵脚,无忌心急如焚,在洪水中奋力指挥着士兵们抢险救灾,试图挽救局势,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大梁城的城墙在洪水的长期浸泡下,开始出现裂缝,城内的粮草也被浸泡,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战斗力锐减。
无忌在洪水中四处奔走,组织士兵们搬运沙袋,试图堵住城墙的裂缝,但洪水的冲击力太大,沙袋刚放上去就被冲走。士兵们纷纷滑倒在泥水中,又挣扎着爬起来继续战斗。百姓们也加入了抢险的队伍,但面对汹涌的洪水,他们的努力显得如此渺小。大梁城的百姓们怨声载道,对魏军的防守失去了信心,纷纷咒骂着这场灾难。此时,秦军再次发起进攻,士兵们乘着木筏,冲向大梁城。城墙上的魏军已经无力抵抗,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纷纷扔下兵器,举手投降。
秦军顺利攻破大梁城,魏景湣王被俘。王贲将魏景湣王押解回咸阳,向嬴政复命。嬴政得知魏国已灭,十分高兴,重赏了王贲和秦军将士。王贲跪在大殿之上,双手呈上魏国的印玺和地图,高声说道:“大王,臣幸不辱命,已将魏国纳入大秦版图!”嬴政接过印玺和地图,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王贲,你为大秦立下大功,本王定当重重赏赐。”
然而,嬴政清楚,楚国和齐国才是统一路上更强大的对手。楚国地域辽阔,横跨南方广袤大地,山川纵横,物产丰富,兵力雄厚,且楚人剽悍善战;齐国偏居东方,坐拥山海之利,经济发达,军队训练有素,实力也不容小觑。他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下一步的战略,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有的主张先攻楚国,认为楚国虽强,但可逐步蚕食;有的建议先对齐国施压,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一场更为激烈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而秦国的统一大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嬴政坐在王座上,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