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番外一:赵姬与嫪毐之乱
傲朝Y星星远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番外一:赵姬与嫪毐之乱,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傲朝Y星星远吗,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轩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他亲自带领几名精锐侍卫,乔装打扮,深入市井街巷查探消息。在一次秘密行动中,秦轩发现了陈禄等人的踪迹。他不动声色,暗中跟踪,经过多日的观察,终于掌握了他们的行动计划和联络方式,随后迅速向嬴政汇报。
嬴政得知消息后,亲自部署抓捕行动,派出精锐骑兵部队,在秦轩的带领下,趁着夜色包围了陈禄等人的藏身之所。战斗一触即发,陈禄等人负隅顽抗,但在训练有素的秦军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不堪一击。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陈禄及其党羽全部被歼灭。
解决完嫪毐残余势力后,赵姬的处置问题让嬴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秦轩进谏道:“王上,太后虽犯下大错,但毕竟是您生母,以臣之见,可将太后转移至偏远宫殿,幽禁起来,减少其用度,既全了母子情分,也能向天下彰显王上的仁厚与威严。”
吕不韦也在一旁说道:“王上,秦以孝治天下,太后之事若处置不当,恐遭天下人非议。秦轩所言,老臣以为可行。”嬴政沉思良久,最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在处理完这一系列事情之后,吕不韦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深知,自己与赵姬的过往以及将嫪毐送入宫中之事,一旦被深究,自己必然脱不了干系。这些日子,吕不韦常常独自在相府的花园中踱步,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一天,秦轩来到相府拜访吕不韦。两人在书房中相对而坐,秦轩开门见山地说道:“相国,如今嫪毐已除,可朝中局势依旧微妙。您与太后的过往,王上虽未提及,但难保日后不会追究,相国不可不早做打算。”
吕不韦长叹一声:“老夫又何尝不知,只是如今骑虎难下,不知如何是好。”
秦轩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依在下之见,相国可主动辞去相国之位,远离朝堂纷争,或许能保一世平安。”
吕不韦苦笑:“辞去相国之位,谈何容易,这秦国朝堂,老夫经营多年,又怎舍得轻易放手。”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终究没有得出一个万全之策。此后,吕不韦虽表面上依旧在朝堂上处理政务,但行事却愈发谨慎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来杀身之祸。
嫪毐之乱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也让嬴政更加成熟坚定。此后,嬴政在秦轩、李斯等一众贤臣的辅佐下,广纳贤才,操练兵马,制定统一六国的战略。秦轩凭借卓越的智谋,为嬴政出谋划策,在离间各国君臣关系、收买权臣等策略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吕不韦,虽然在嫪毐之乱后势力有所削弱,但他多年来积累的政治经验和人脉资源,依旧在秦国朝堂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在秦国迈向统一六国的道路上,各方势力相互交织,演绎着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的国力在嬴政的统治下日益强盛,统一六国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吕不韦虽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大权在握,但他依旧心系秦国。他利用自己在商业上的敏锐眼光,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暗中资助了不少对秦国发展有益的项目,试图以此来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重新赢得嬴政的信任。
然而,嬴政对吕不韦的态度始终有些微妙。一方面,他承认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在秦国的发展过程中,吕不韦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早年扶持嬴政登上王位,还是在秦国的政治、经济建设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另一方面,嬴政又对吕不韦与赵姬的过往以及嫪毐之乱中吕不韦的责任耿耿于怀。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嬴政在对待吕不韦的问题上,始终犹豫不决。
一天,嬴政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商议国事,话题不知不觉间转到了吕不韦身上。一位大臣进谏道:“王上,吕不韦虽有功劳,但他与太后、嫪毐之事,实乃秦国之耻。如今他虽已收敛,但难保不会再生事端,不如将其彻底铲除,以绝后患。”
嬴政听后,并未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秦轩站在一旁,见状说道:“王上,吕不韦在秦国根基深厚,若贸然铲除,恐会引起朝堂动荡。且他如今已有所收敛,又在为秦国经济发展出力,不如暂且留他一命,观其日后表现。”嬴政微微点头,觉得秦轩所言有理,此事便暂时搁置下来。
吕不韦得知朝堂上的这番议论后,心中更加忐忑不安。他深知自己的处境愈发艰难,于是决定做最后一次努力,以挽回嬴政对自己的信任。吕不韦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编写了一部名为《吕氏春秋》的巨着,书中融合了儒、道、墨、法等各家思想,试图为秦国的治理提供一套全面而系统的理论体系。
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呈献给嬴政,并附上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表达了自己对秦国的忠心以及希望嬴政能够采纳书中治国理念的愿望。嬴政收到《吕氏春秋》后,认真研读了一番,对书中的一些观点颇为赞赏,但他并没有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国继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统一六国的战争。嬴政任命王翦、王贲父子,蒙恬、蒙毅兄弟等将领,率领秦军向各国发起进攻。在这个过程中,秦轩凭借着自己的智谋,为秦军制定了一系列巧妙的战略战术,使得秦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
而吕不韦,虽然不再参与核心决策,但他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秦军提供物资支持和情报收集工作。他利用自己在各国的商业网络,收集了大量关于各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报,为秦军的作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随着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不断推进,各国纷纷陷入了困境。韩王软弱无能,率先向秦国投降;赵王昏庸无道,听信谗言,杀害了名将李牧,导致赵国军队战斗力锐减,最终被秦国所灭;魏王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面对秦国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坐以待毙;楚王骄傲自大,不听劝谏,在秦国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最终国破家亡;燕王胆小怕事,为了苟延残喘,竟然派人刺杀嬴政,结果激怒了秦国,遭到了秦国的疯狂报复,燕国也随之灭亡。
只剩下齐国,在秦国的统一大势面前,显得孤立无援。齐王建昏庸无能,长期奉行“事秦谨”的政策,对秦国的野心视而不见。当秦国灭掉其他五国后,齐国才如梦初醒,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嬴政派王贲率领秦军进攻齐国,齐军毫无准备,一触即溃。齐王建无奈之下,只好向秦国投降,齐国宣告灭亡。
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他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等,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嫪毐之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它却深刻地影响了嬴政的人生轨迹和秦国的命运。这场叛乱让嬴政更加坚定了统一六国的决心,也让他明白了权力的残酷和无情。而吕不韦,在这场叛乱以及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角色。他的命运随着秦国的发展起伏跌宕,最终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与秦国的辉煌与荣耀、纷争与变革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了一段让人感慨万千的传奇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