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娄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章 确定寻找传国玉玺的方向,四合院之有挂绝不低调,捅娄子,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传国玉玺呈正方形。长宽高都是四寸,也就是13.3333.......厘米。寓意着四平八稳,四海升平。

印面上刻着八个字,这种字体郝宇杰不认识,但是知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郝宇杰把这八个字的形状牢牢的记在心里。

“这八个字可是真难记。”

郝宇杰吐槽道。

传国玉玺的前世没有必要去了解,得从它有记录消失之后去寻找蛛丝马迹。

正史所记,传国玉玺流传到五代时期,后唐的最后一个废帝在被契丹击败以后自焚而死,玉玺也被焚烧了。

所以,后周建立后,后周太祖郭威一直没能找到传国玉玺,北宋建立后自然也没有。一直到北宋哲宗年间,忽然有一个农夫在耕地的时候发现了一方玉玺。

据说,当时哲宗召集了13位大学问家来辨认,最终确定这个东西就是秦始皇制作的传国玉玺。

但哲宗之后就是徽宗继位,很快发生了“靖康之变”,徽宗、钦宗两代皇帝被金人掳走,传国玉玺有可能也被金人带走,又不知所终。元朝先后消灭金朝和南宋,均没有发现传国玉玺。

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后,元成宗继位,御史中丞崔彧忽然报告说在大都的集市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并献给了元成宗,玉玺成为元朝皇帝的传承信物。

明朝建立,元朝残余势力逃往北方草原。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率兵追击,目的就是得到传国玉玺,但一直没能成功。所以,明朝的皇帝们都没有传国玉玺。

到了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继位后,从元朝后裔林丹汗那里得到了传国玉玺,从此将国号后金改为“大清”,自己也改称皇帝,想要入主中原。

但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将宫中所藏的39方各式各样的玉玺拿出来辨认之时,却将这一方传国玉玺认定为赝品。

因为这方玉玺上的字不像是李斯写的。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为了统一文字,曾命李斯写了一篇范文颁行天下,还有不少刻石上有李斯的笔迹,可以对证。

所以一直到现代,传国玉玺是存是失?存,藏在何处?失,如何丢失?依旧迷雾重重,而乾隆所鉴定为假的传国玉玺目前就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里。

那么最明显的转折点就是在宋朝,靖康耻。被金国掳走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因为假的传国玉玺就是后世从金国流传下来。此前一直是真的,之后中间断代了一段时期,然后再流传下来的就是假的。

所以假传国玉玺是金国所造,而如果没有真的做参照,又怎么能作假呢?

由此可知,金国得到传国玉玺之后,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仿造了一个假的,而真的,则另有他用。而藏的如此之深,肯定是在人想象不到的地方,而且是不会轻易流动的,否则早被人发现了。

那么首先锁定范围。东三省。再缩小范围的话,两个地方。一个是国都,一个是龙兴之地。

金国的国都,大都,也就是现在的京城。

另一个龙兴之地,就是吉省,农安和松原一带。

而松原,在这个年代叫扶余县,也是郝宇杰前世的老家。

范围大致划定清楚。那么郝宇杰决定就从这两个地方着手。大海捞针似的的寻找那是不现实的。就得从金国自靖康耻之后一直到灭亡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特殊事情来寻找痕迹。

不管对错,大致方向确定了,那就按照这个方向去寻找。

东北暂时是去不了,那就在京城开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80:让你巡山,你怎么成首富了?

瞳园无忌

天命反派:我,拒绝挖骨!

我只想更懒呀

引凤雏

叫警长的猫

调剂失败,作死不如上进

喵家大喵

弹丸论破2之交织协奏曲

浅宁逍遥

大晋俏公子

重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