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垂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8章 天文观测,藏宝阁,羽林垂首,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 AR 技术的帮助下,苏怀瑾等人发现玉璧投射出的图案与含元殿的 “丹凤门” 位置构成了一种奇妙的黄金分割比例。这一发现让他们兴奋不已,苏怀瑾说道:“古人对建筑的布局和比例十分讲究,这个黄金分割比例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可能是解开古墓秘密的重要线索。”
与此同时,江旭东博士的团队对虎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对虎符进行了高精度的分析,发现虎符表面覆盖着一层纳米级的 “鎏金磁畴”。这些磁畴能够记录特定频率的地磁场信息,就像一个古老的信息存储设备。江旭东博士兴奋地说道:“这些磁畴或许记录着与古墓封印相关的信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找到读取这些信息的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苏怀瑾等人意外地在西都文物保护研究院的库房中发现了一份珍贵的唐代手稿。这份手稿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的星图手稿,上面详细标注了当时观测到的星象位置和变化。苏怀瑾将星图手稿与玉璧上的星象进行对比,惊讶地发现两者竟然完全吻合。手稿中还记载了关于 “紫微垣” 的观测记录,而 “紫微垣” 的位置正好对应着玉璧星象中的关键位置。
这一发现让苏怀瑾等人意识到,古墓封印的力量可能与唐代的天文观测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开始查阅大量关于唐代天文学的资料,了解到僧一行在开元盛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和历法改革,他所编制的《大衍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道说,古墓封印的力量与开元盛世的天文观测有关?” 李青云疑惑地问道。
苏怀瑾点了点头,说道:“很有可能。开元盛世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科技和文化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僧一行的天文观测可能涉及到一些神秘的力量,而这些力量被封印在了古墓之中。我们之前发现的线索都指向了这个方向,现在我们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来验证这个推测。”
为了寻找更多的线索,苏怀瑾等人决定前往西都碑林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大量的古代碑刻和书法作品,其中不乏与唐代天文、历史相关的文物。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查阅了许多珍贵的碑刻资料,终于在一块唐代碑刻上发现了一些与古墓秘密相关的信息。
碑刻上记载了唐玄宗时期的一次祭祀活动,这次祭祀活动与古代的星象崇拜有关。碑文中提到,唐玄宗为了祈求国家的繁荣昌盛,曾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祭祀,祭祀的对象是天上的星辰。苏怀瑾等人推测,这次祭祀活动可能与古墓封印的力量有着某种联系,也许是为了维持封印的稳定,或者是为了获取封印中的力量。
西都碑林博物馆内,静谧的氛围中弥漫着历史的厚重感。苏怀瑾站在那块刻有唐玄宗祭祀活动记载的唐代碑刻前,身旁的李青云和李致远屏气敛息,生怕错过任何细节。苏怀瑾戴上 AR 眼镜,镜片上立刻浮现出立体的全息影像,将古老的碑文以一种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
“看这里,” 苏怀瑾指着碑文中的一行字,声音里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祭祀日期的记载,和僧一行星图上紫微垣在特定时间的方位完美重合。这绝非巧合,背后肯定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 她的手指在虚拟文字上轻轻划过,试图触摸那跨越千年的秘密。
此时,江旭东博士的声音从耳麦中传来:“怀瑾,我们对虎符的磁畴分析有了新进展。这些纳米级的磁畴所记录的磁场频率,和碑文中的某些元素产生了共振。这可能是解锁祭祀密语的关键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