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仁宗亲政,北宋帝国兴亡史,海历,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娥在崩逝之前特意留下了一份遗诏:尊皇太妃杨氏为皇太后,皇帝听政如祖宗旧规,军国大事与太后内中裁处。
此话何意?这就是说赵祯的养母、宋朝新任的皇太后杨氏将接替刘娥继续垂帘听政!
赵祯这会儿也没时间和精力去顾及这个事对他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的老妈刚走一会儿,他这个大孝子现在正悲痛欲绝地号啕大哭,而且正处在极度悲伤中的他还在纠结另一个问题。
要说这刘娥的执念还真的是异于常人,没有当成皇帝让她几乎是死不瞑目,她临终之时身上还一直穿着皇帝的衮服不肯脱下,而且在她已经无法说话的弥留之际,她仍然眼巴巴地望着赵祯,双手则是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拉扯着她身上的那身衮服,但早已哭成泪人的赵祯只能干着急,因为他不懂刘娥这是什么意思,刘娥就是在这样的不甘中驾鹤西游。那么,刘娥到底想说什么呢?
赵祯哭哭啼啼地把这个问题对紧急前来奔丧的两府大臣说了,他希望能从这帮老家伙的口里得到答案。赵祯或许真的是少不经事,要不然他也不会有这个疑问,可他面前的这帮老头儿就没那么单纯了。事情很明显,结合刘娥生前的种种举动,她在临终前拉扯衮服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她生前没能做成皇帝,她想在死后能够身着衮服以帝王之身入殓下葬。可是,参知政事薛奎的一席话瞬间就决定了刘娥死后的待遇和命运。
薛奎挺着肚子大声说道:“陛下,太后的意思就是要我们把她身上的衮服换下来,你想啊,如果她身着衮服去了那边,那么她又有什么面目去见先帝和太祖太宗呢?”
只比一句话,刘娥想在死后当皇帝的梦想也破碎,单纯的赵祯随即命令宫女们给刘娥换上一套正规皇太后的服饰。这边刚忙完,那边就有人过来向大殿外哭成一片的群臣宣诏:“各位大人们,都先别急着哭了,现在时候已到,赶快去向新任太后请安入贺吧!”
新任太后?跪在大殿外面的众官员这才明白过来,刘娥临终前特意交代要由皇太妃杨氏接替她临朝称制,也就是说此时已经二十三岁的赵祯还得继续当他的木偶天子。之前就已经在私下里或是公开场合要求刘娥还政于赵祯的官员们经过这么一提醒瞬间火冒三丈,范仲淹当年科考中第时的同科状元、此时已经官居御史中丞的蔡齐瞬间大怒:“你嚷什么嚷?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吗?”
说完,蔡齐走入大殿对东西两府的宰辅大臣们说道:“陛下已经年长且英明睿智,现在正是该他亲政的时候,我们绝不能让太后称制这种事情继续存在下去!”
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大佬们听了这话也是不由得连连点头,于是这帮人就在刘娥的尸体还残留有一点余温时候把她的临终遗命就这么给否决了。杨氏仍然是皇太后,但是不再临朝称制,赵祯以后独掌朝政大权,没怎么经历过大场面却也不慕功名和权力的杨老太太就这么被一帮老爷们儿给合伙“欺负”了。
很难说得清楚的是,刘娥的崩逝对赵祯而言究竟是悲胜于喜还是悲喜参半。他已经二十三岁了,如果说他一点也不想亲政从而做一个真正的皇帝,那么此人绝对是智商有问题,可如果你要说他时刻都在盼着自己的这位母后能够早点归天也是不太符合仁宗陛下的心性。但是,不管怎么说,与自己的母亲阴阳相隔都是这人世间最为令人感到蚀骨的终极悲痛之一,因而赵祯此刻的悲伤和悲痛都绝对是真实的。然而,比这更大的悲痛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他。
刘娥薨世一个月后,这十几年来因为害怕会被刘娥视为威胁和异己而加以清除故而有意装疯卖傻的人站了出来。思虑良久之后,此人一改往日疯痴呆傻的面目,他瞬间变得神采奕奕且英姿勃发,而且他还决定要去进宫面圣,他要将一个几乎国人尽知唯独皇帝一人不知的真相告诉给他的那个侄儿。此人便是赵光义的第八子、荆王赵元俨。
面对赵祯一副因为失去母亲而颓废不已的样子,被刘娥这些年压制得快要变态的赵元俨是气不打一处来:“我的陛下,你快别为那个女人难过了!不值得!我告诉你,你哭的这个人根本就不是你的亲妈,她是害得你和你的亲妈至死不得相见的恶女人。你的亲妈就是之前就已经过世的李宸妃,而且她还是死于非命,我猜她肯定是被刘娥那个老女人给害死的!”
正处于极度悲痛之中的赵祯当场就傻了!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劲爆了,二十多年了,他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其实另有其人,而且他这些年来竟然把自己和生母的仇人给当成亲妈来服侍!这怎么可能?更何况,八皇叔你这些年一直都跟个疯子一样总是说些疯话,谁知道你这回是不是疯病又犯了,谁能保证你说的这些话都是真的?
任凭赵元俨如何气得跺脚,赵祯就是不信,然而这种宫内宫外近乎于人尽皆知的事想要查清楚简直易如反掌,随便找来几个老太监或老宫女,或是直接把宰相吕夷简叫过来,一切就都真相大白。不管赵祯最后是如何去求证的,总之他在得到真相后是彻底傻了!
紧接着,两宋所有帝王里哭得最为死去活来、最为伤心欲绝的戏码上演了,这一次的天子之泪就连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和宋钦宗恐怕都远远不及。在了解到自己的身世真相以及自己生母的人生遭遇后,赵祯在自己的寝宫里连续数日放声痛哭,什么军国大事他全然都顾不上,这一刻他只是一个对自己的母亲无比怀念且自觉罪孽深重的孩子。等到眼泪干涸之后,赵祯这才提笔下诏公开罪己,然后又追尊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并与自己的父亲赵恒合葬于永定陵。
庆幸的是,不管赵祯此时的仇恨和愤怒有多深,但他毕竟是一个从小就被爱所滋养的人,刘娥爱着他,他的养母杨氏也给予了他无限的母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再怎么发狂也不至于做出太过疯狂的事。换了别人兴许早就将刘娥的尸体给五马分尸了,比如后汉的末代皇帝刘继元或者南汉的末代皇帝刘鋹之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